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认识省际区域 > 长江沿江地带 > 长江沿江地带的社会经济状况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3 题号:1328594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3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



(1)请列举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进和落实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试为长江经济带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3)根据材料,简述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9月国家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

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及三大城市群示意图。

(1)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城市群中,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是            ,其中心城市是      
(2)为建设沿江绿色发展轴,长江上游地区可采取哪些措施?
2020-02-18更新 | 16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2016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要致力于建设生态型城市群。

材料二: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及权重图。

材料三: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生态化水平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图。


(1)简述生态城市评价体系要素的相互关系。
(2)据材料分析2005-2015年间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化水平变化的特点。
(3)南京、上海、杭州城市生态化水平较高,影响其城市生态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因素有哪些。
(4)盐城属于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沿海发展带,为提高城市生态化水平,盐城在沿海发展中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2021-05-16更新 | 20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这里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6%,有大、中、小城市50多个,成为我国第一大城市群。


(1)请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名称:A      ;B       ;C        
(2)          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往往对城市的分布及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例如,近代以来,由于                      以及京杭大运河淤塞,大运河沿岸的扬州等繁华城市曾一度衰落。
(3)B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性工业城市和_______基地,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16-11-18更新 | 4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