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1333185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时,多出现图12中甲处所示的峡谷地貌景观;在澜沧江支流汇入的地方,河流流出山口,出现图中乙处所示的地貌景观;湄公河注入海洋时,流速减慢,出现图中丙处所示的地貌景观。



(1)简述甲处河流地貌的名称及其成因。
(2)乙处地貌景观名称是              ,描述该地貌主要特点。
(3)简述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沙输移根据其携带沙粒的粒径大小主要有蠕移、跃移和悬移(即沿地表移动、跳跃式移动及悬浮移动)三种方式。毛乌素沙地盛行西北风,粒径>100μm的沙粒以蠕移为主。无定河流域(下左图所示)地处干湿气候过渡带,其上游干支流对毛乌素沙地的推进起显著阻截作用,使河道两岸从沙地向沙黄土转变。河道宽度与走向不同,风沙阻截效果存在差异。下右图示意无定河干流南北两岸地表沉积物粒径特征。



(1)判断无定河干流南北两岸沉积物平均粒径大小差异,并说明其成因。
(2)研究显示,无定河流域东南部沙地难以连片发育,请分析原因。
(3)与雷龙湾乡至鱼河镇河段相比,萨拉乌苏河段对风沙阻截作用较弱,请给出合理解释。
2022-05-19更新 | 6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上游穿行于山区,年均降水量200—500mm;中游流经科罗拉多高原,形成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不同地质年代的红色细砂岩、粉砂岩等,易受外力侵蚀。下游地势低洼,年均降水量不足100mm。

科罗拉多河狂野不羁,每年春末夏初,洪水携裹近亿吨泥沙流入墨西哥境内的加利福尼亚湾,在河口堆积形成巨大三角洲。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在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修建众多水利工程后,下游径流量锐减,三角洲沦为沙漠。下图示意科罗拉多河流域。



(1)“科罗拉多河”在西班牙语中是“红河”之意,表明其携沙量大。试分析其原因。
(2)从内外力作用角度分析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3)分析科罗拉多河河口三角洲面积缩小的原因。
2021-12-28更新 | 48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北欧部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甲地森林植被类型的名称与特点。
(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海岸线的突出特征是幽深曲折,半岛海岸线上深入陆地内部的狭长水域,简述其地貌名称与形成过程。
(3)波罗的海的海水盐度仅有7‰~8‰,远低于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35‰,分析波罗的海海水盐度低的原因。
2024-03-06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