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概念及意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09 题号:13362118

下图为“我国城乡人口及城市化水平变化图(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总量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重D.城市用地规模大小
2.下列对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农村人口数量先减少后增加B.城市化水平一直呈加速上升趋势
C.目前农村人口数量少于城市人口D.劳动力不足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1】近20年来,四川省城乡人口大量流向东部沿海城市,城乡居民的收入较多来自于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收入返还。该省县城城镇化呈现出特殊发展模式: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进城人群主要是农村留守的老人与儿童),县城就越繁荣。下表是2000~2015年四川省各层级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层次2000年城镇化(%)2015年城镇化(%)2000~2015年城镇化(%)
全省27.148.13.9
成都市53.771.63.8
地级市辖区40.657.92.7
县城(研究区内76个)16.737.54.6
1.近20年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①本地工业化②异地工业化③乡镇旅游业发展④生活和教育需求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今后推动该省县域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     
A.增加城镇住房供给量B.降低城市入户门槛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D.多元发展本地产业
2023-07-04更新 | 9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大量流出,出现了数量众多的老人、儿童等留守人员。在这些地方人口的大量流出反而推动了当地留守人群从乡村迁移到县城和乡镇驻地居住,进而提高了当地的城镇化水平。有学者将这种城镇化过程称之为“生活城镇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生活城镇化”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当地城镇有较好的(     
A.就业收入B.社会福利C.教育条件D.住房条件
2.长远来看,“生活城镇化”(     
A.是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必然结果B.是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C.有利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D.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020-06-16更新 | 80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问题。

1.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2.关于我国城市发展的正确叙述是
A.分散大城市的职能,能够解决我国的城市问题
B.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出现多个城市群
C.我国城市进程在加快,出现了郊区化与逆城市化
D.我国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加重了城市人口老龄化
3.关于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的正确叙述是
A.产业升级就是要形成支柱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例
B.产业转移就是要接纳高新产业、转出传统产业
C.产业升级就是要减少从事第一、二产业的人口
D.产业转移就是要使环境、经济和生产力水平相协调
2019-11-19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