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1337599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下图所示区域中,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了较好的恢复。



(1)分析当地树木长不大的环境条件。
(2)在年降水量少(<400mm)的区域植树造林,不仅树木生长不良,而且还会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并且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试说明该地出现树木生长不良、长不大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套平原属于半干旱地区,河套灌区(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溉区,灌溉渠道尾水流积乌梁素海。

(1)分析阴山对河套灌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2)简述河套灌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2021-09-12更新 | 18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过去几十年来,北极是全球地表气温增暖最剧烈的地区,其升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现象,称为北极放大效应。研究认为海冰消融是北极放大的关键驱动因子之一,海冰的反照率最高可达0.9,而开阔海水的反照率则仅为0.1。北极放大效应主要发生在冷季,但夏季北极的增温很弱。


(1)从海-气相互作用原理解释北极地区夏季增温较弱的原因。
(2)北极放大的原因既有北极独特地理环境的作用,又与极地外的热量输送有关。说明极地外热量输送的方式。
2023-02-09更新 | 25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渭北旱腰带”地区位于陕西渭河谷地的北缘,是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过渡地带,海拔为600~1300米,年降水量为400.5毫米,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倍。温带大多数树木在5℃以上才能生长。该区域森林植被稀少,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植树造林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但是该地区造林成活率极低,数年造林不见林,严重影响了当地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下图为“渭北早腰带”气候资料图,下表示意“渭北早腰带”某地阳坡不同栽植模式下花椒树幼苗的成活率。

栽植模式平均成活率/%
栽植季节春季(3月16-19日)35
秋季(10月20-25日)98
整地方式集雨坑(占地4平方米/个)95
穴状坑(占地0.36平方米/个)70
土地类型休耕地95(4月)75(6月)
间作小麦地(林粮间作)90(4月)5(6月)

(1)简析“渭北旱腰带”地区春季造林幼苗成活率低的主要气候原因。
(2)与穴状坑造林相比,简述采用集雨坑造林的优势。
(3)指出花椒树幼苗分别在休耕地与间作小麦地栽植的成活率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2024-05-20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