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选修地理 > 环境保护 > 生态环境保护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0 题号:13378195

山西省自然保护区按类型结构划分共有4类,分别是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草原草甸。近年来,山西省通过不断增加自然保护区面积、建设生态廊道、减少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等措施,使得省内生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下图为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分布较均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势B.河流水源C.行政政策D.保护对象
2.山西省在分隔的保护区之间大力建设生态廊道的直接目的是(     
A.构建生态网络B.完善结构类型C.增加旅游收入D.美化生态环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黄河流域图,回答各题。



1.甲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重要的国际湿地,但近年来面积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包括(     
A.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强烈,湖水急剧减少B.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C.大面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小D.跨流域调水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2.图中乙、丙两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B.酸雨、水土流失C.荒漠化、水土流失D.水土流失、荒漠化
2022-09-05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名校
【推荐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把永久冻土层融化,为植树造林提供水分
B.建立沿线防护栏,禁止野生动物穿越铁路
C.随车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D.沿线大力垦荒种地,为游客提供土特产
2015-09-22更新 | 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如图示意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分布。图中序号所示区域突出荒漠化问题的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地一一深居内陆气候干旱B.②地——围湖造田打坝淤地
C.③地——过度开采地下水D.④地——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2023-08-09更新 | 1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