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 题号:13388797

进入5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稻农就忙着把水稻秸秆与牛粪混合,经高温灭菌,加工成上等有机肥。在水稻插秧的关键阶段,通河县稻农赶在秧苗下地前,抢施有机肥,为庄稼蓄足一年的养分,悉心呵护耕地,做好“藏粮于地”的功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悉心呵护耕地的主要做法是(     
A.多用雪水灌溉B.夏季地膜覆盖C.增施有机肥料D.禁用机械耕地
2.该地做好“藏粮于地”的主要作用是(     
A.改善土质和培肥地力B.降低土壤酸碱度
C.提高粮食品质D.增加土壤湿度和密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黄花菜是一种耐旱、耐瘠薄的多年生植物。宁夏吴忠市将黄花菜作为地区作物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的首选作物。近年来,吴忠市围绕当地出产的优质黄花菜,构建起种、产、销全产业链,重点开发了干菜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花菜成为吴忠市首选作物的原因有(     
①经济效益好②劳动投入少③地区适应性强④单位面积产量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吴忠市黄花菜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足B.黑土肥沃,富含有机质
C.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D.地形平坦,耕作条件好
3.与传统晾晒方式相比,采用烘干方式加工黄花菜干菜能(     
A.克服天气限制B.降低原料成本C.保留营养成分D.提高产品价格
2022-07-16更新 | 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工厂化农业”也叫“车间农业”,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改进,创造造农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由于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可以实现蔬菜、花卉、家禽家畜饲养全天候、全季节的连续性生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工厂化农业”得以发展主要是由于(     
A.科技的发展B.政策的支持
C.市场的扩大D.交通的改善
2.发展“工厂化农业”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A.缓解粮食短缺问题B.增加城市就业压力
C.改变农业地域类型D.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2022-09-03更新 | 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河西走廊,视野里连绵延伸着两条“带子”,一条是绿意盎然的绿洲农业带,一条是苍凉土黄的戈壁沙漠带。河西走廊玉米种子纯度高、发芽率高、商品性好,已经成为“种子生产最佳的理想王国”和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占有全国大田用种量的半壁江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种子生产最佳的理想王国”主要得益于(       
A.环境相对封闭B.水源比较丰富C.热量比较充足D.土壤相对肥沃
2.秋季玉米收完后秸秆保留在耕地中,有利于(        )
A.增加土壤肥力B.防止水分蒸发C.减弱风力侵蚀D.节省劳动力
2018-03-28更新 | 1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