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流域内协调发展
题型:选择题-选择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1812 题号:13394935

宁夏—内蒙古河段泥沙淤积严重。黄河上游先后建立众多大型水利工程,改变了宁夏—内蒙古河段来水来沙特点,冲淤量(河段冲淤量是输入沙量与输出沙量的差值)发生变化,完成下列小题。



1.黄河上游大型水利工程的运行对宁夏—内蒙古河段水文特征的影响有(     
A.流速变慢,航运价值提高B.流程变短,流域面积缩小
C.含沙量减小,凌汛现象消失D.汛期流量变小,水位季节变化变小
2.与宁夏段相比,内蒙古三湖河口至头道拐段冲淤量更大,原因有(     
①受上游大量取水影响,泥沙输出量少②河段落差更小,泥沙输出量少③河流沿岸汇入支流多,泥沙输入量多④风沙入河量大,泥沙输入量多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1高二下·浙江·期末 查看更多[12]
【知识点】 流域内协调发展解读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选择题组 | 较难 (0.4)

【推荐1】丁坝,又称“挑流坝”,是与河岸正交或斜交伸入河道中的河道整治建筑物。该坝的一端与堤岸相接呈“T”字形,丁坝可分潜水坝和非潜水坝,在设计时,潜水坝坝顶可以过水,非潜水坝坝顶不能过水。坝身透水的称透水丁坝,不透水的称不透水丁坝。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丁坝对水的阻挡作用最明显的是(     
A.潜水式透水丁坝B.潜水式不透水丁坝
C.非潜水式透水丁坝D.非潜水式不透水丁坝
2.与图中短丁坝相比,图中长丁坝的主要作用是(     
①调节河流流向②调节水流位置③促进泥沙淤积④调节水流速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2021-01-12更新 | 330次组卷
选择题-选择题组 | 较难 (0.4)

【推荐2】2014年8月云南牛栏江流域发生6.5级地震,地震引起山体崩塌,形成堰塞体。堰塞体位于红石岩水电站大坝与电机厂房之间,距离天花板水电站大坝约19km,距小岩头水电站电机厂房(高程1211m)约26km。堰塞体高度达96m,堰塞体顶部高程1216m,形成了库容可达2.6亿m3的堰塞湖。经9天的快速抢险,红石岩堰塞湖险情化险为夷。后期为变废为宝,工程人员将红石岩堰塞体改造成挡水坝,建成的红石岩堰塞坝综合水利枢纽总库容1.85亿m3,年发电量达8亿度,远大于原红石岩水电站。下图为堰塞体与上下游电站平面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判断,该河段大致流向是(     
A.西北流向东南B.南流向北C.东南流向西北D.北流向南
2.为了预防红石岩堰塞湖造成次生灾害,滑坡发生后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天花板大坝蓄水,延缓堰塞湖水位上升
B.在小岩头电机厂房下游修筑临时挡水堤
C.在堰塞体底部开挖一条泄流隧道
D.及时关闭红石岩水电站引水隧洞
3.在红石岩堰塞坝综合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     
A.利用原水电站的引水隧道形成落差,降低成本
B.因小岩头水电站将被淹没,所以需要将其拆除
C.天花板水电站因水位落差增大,发电效益提高
D.堰塞体防渗是该水利枢纽建设的主要工程难题
2022-05-11更新 | 1211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主要是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泄洪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下图为都江堰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最主要的功能是(  )
A.航运B.水产养殖C.旅游D.防洪灌溉
2.都江堰工程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有效地处理了泥沙问题。它有效地处理泥沙的原因可能有(  )
A.处于凸岸的外江泥沙量大,洪水易带走泥沙
B.内江流速慢,含沙量小
C.飞沙堰对泥沙起阻挡作用
D.由于宝瓶口为收窄断面,流速快,输沙量少
2017-03-09更新 | 5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