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南方地区 > 珠江三角洲地区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6 题号:13436251

改革开放初期,东莞大力发展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经济飞速发展,有“世界工厂”之称。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东莞制造业发展中的成本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制造业面临着出口锐减、产业链低端、竞争压力过大等一系列问题,“东莞制造”急需创造新的技术红利。2020年6月,东莞被正式纳入“深圳都市圈”(下左图),形成“深圳创新+东莞智造”的良性循环。右图示意东莞1978-2017年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深圳对东莞辐射带动作用的具体表现,正确的是(     
A.东莞位置优越,位于深圳东北部,利于承接深圳的产业转移
B.深圳的创新企业都将研发部迁至东莞,促进东莞的产业升级
C.深圳为东莞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促进东莞发展
D.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便于两地区人员交流和物资流通
2.关于东莞1978-2017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变化最小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C.第三产业比重增长最大D.三大产业变化均不明显
3.由“东莞制造”转变为“东莞智造”的原因是(     
①优先发展改革开放前沿的政策优势消失
②东莞地区丰富而低廉的土地优势在削弱
③本地科技水平高,高科技工业基础好
④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政府管理调控能力增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知识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珠三角区域形成了虎门服装、南庄陶瓷、小榄五金等享誉国内外的区域品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密集且经济发达,下面不是其发展区位优势的是     
A.平坦的地势B.丰富的矿产资源
C.优越的地理位置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该地区工业专业镇的兴起,反映了工业生产的(     
A.转移B.升级
C.专业化D.规模化
3.关于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故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耕地面积增加
D.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被生长,没有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2018-09-27更新 | 18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耕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左图示意1985~2010年福建省耕地重心移动轨迹,右图示意l985——2010年福建省人口重心移动轨迹,福建省几何中心地理坐标为26°N,118°E。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福建省耕地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自然增长决定人口重心移动方向
B.耕地重心和人口重心移动方向相同
C.西北部地区可开垦耕地面积大
D.耕地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地区
2.近年来福建省耕地、人口重心变化的原因是( )
A.耕地、人口匹配失衡
B.耕地后备资源分布不均
C.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2018-11-04更新 | 4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它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3日正式通车,极大地加强了三地的联系。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粤港澳大湾区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东南沿海位置优越
②气候适宜
③海陆交通便利
④改革开放前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有效措施是
A.鼓励人口大量迁入B.加强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C.强化政府行政管控D.限制城市数量和规模
3.港珠澳大桥的中间段采用海底隧道的方案,主要原因是:
A.利于洪峰入海B.节省工程投资
C.缩短行车距离D.留出航运通道
2019-02-16更新 | 1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