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6 题号:13457200

工程措施是黄土高原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下图为黄土高原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模式(淤地坝、鱼鳞坑、水平沟、梯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每隔一定距离修建的截留、蓄水沟槽,叫(     
A.淤地坝,如图甲B.梯田,如图丙
C.水平沟,如图乙D.鱼鳞坑,如图丁
2.在坡面上修筑呈“品”字形排列的、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坑穴,主要用于(     
A.增加耕地,种植粮食B.坑内蓄水,植树造林
C.种植花草,美化环境D.截留径流,存储用水
3.图示四种工程措施中,适合在沟道中修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知识点】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近几十年来,我国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表示意黄土高原某区域在不同阶段的治理模式和主要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段治理模式主要措施
I(1950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坡面治理修建梯田、植树造林
II(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沟坡联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
III(20世纪70年代末期-90年代末期)小流域综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自然修复
IV(2000-2010年)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修复、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和骨干坝
V(2010年至今)退耕还林还草和治沟造地取土填沟、植树种草和自然修复相结合,修建骨干坝
1.与前两时期相比,阶段Ⅲ治理模式的突出特点是(     
A.退化草场休牧后自然恢复B.强化工程措施
C.适度减少人为干预D.重点治理沟坡
2.从阶段Ⅲ到阶段Ⅴ,该区域(     
A.坡耕地比例下降B.重视耕作措施C.地表径流增加D.淤地坝快速增加
2024-04-21更新 | 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自20世纪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同时也要注意合理的植被选种及配置,否则会造成土壤水分过度消耗出现干层(干层是指土壤剖面中,隐伏在多年平均降水入渗层以下,因植被深层吸水,且不能被雨季降水入渗恢复,由土壤水分负循环而导致的干燥化土层)。下图示意陕北某黄土沟壑区三种不同退耕模式,退耕还乔(刺槐)、退耕还灌(柠条林)、退耕撂荒(撂荒草地),在土壤水分渗透速率以及土壤含水量两方面的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的水分人渗能力以退耕还乔模式为最优,主要原因是该模式( )
A.地表枯枝落叶较少,增加下渗B.地表固结严重,增加下渗
C.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利于下渗D.土壤的孔隙度较高,利于下渗
2.土壤水分渗透速率高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 )
A.减少地表径流,减轻流水侵蚀B.加快径流速度,促使泥沙沉积
C.减少水分蒸发,降低降雨强度D.增加地下径流,提高土体稳定性
3.相比退耕撂荒,退耕还乔和退耕还灌模式土壤含水量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植被蒸腾作用②林冠层面积③降水强度④渗透速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11-03更新 | 20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地理科研小组用群系指标研究山西省植被的地带性,将各群系归并到植被、森林、灌丛、草本植被或栽培植被后,统计每个县群系的个数和面积,其中群系密度=群系个数/县面积,下表示意山西省植被与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相关关系,以Pearson系数表示(注:Pearson系数代表皮尔逊系数)。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经度

纬度

海拔高度

Pearson

Pearson

Pearson

群系密度

植被

1984

2005

森林

1984

2005

灌丛

1984

2005

草本植物

1984

2005

栽培植物

1984

2005

注:■有相关关系,Pearson≤0.01▲有相关关系,0.01≤Pearson≤0.05○无相关关系


1.山西省植被地带性研究结果显示(     
A.森林群系密度与经度有关,与纬度无关B.灌丛的群系密度与经度相关性发生较大变化
C.从1984~2005年植被地带性受到干扰D.栽培植被与海拔高度无关
2.山西省东南部为半湿润地区,该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亚寒带针叶林C.热带草原D.温带落叶阔叶林
3.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东部,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下列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B.禁止矿产开发C.修建护坡工程D.修建水平梯田
2022-12-21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