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农业区位因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13514203

“第六产业”是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成都市浦江县成佳镇有着“中国西部绿茶之乡”的美誉,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茶叶种植园又成为茶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茶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     
A.茶园旅游B.茶叶销售C.茶叶加工D.茶叶种植
2.关于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传统的茶园相比,该模式的突出优势是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主要是为了改善茶叶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
C.与传统的茶园相比,该模式的突出优势是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主要是为了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读“我国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该地区农业发展应以
A.小麦种植为主
B.山地林、牧业为主
C.水稻种植为主
D.淡水养殖业为主
2019-06-14更新 | 4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通常情况下,自然条件较差的耕地会先遭到弃耕,而青藏高原出现了“逆向弃耕”现象,即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弃耕率反而较大。“逆向弃耕”现象造成了耕地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程度的错配,加剧了人地矛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出现“逆向弃耕”的原因是(     
A.常住人口密度小B.耕地生产效率低
C.农业依赖程度高D.对外开放程度高
2.除了荒芜外,青藏高原“逆向弃耕”地宜更多转向(     
A.畜牧业B.林果业
C.城镇建设D.交通建设
3.下列整治“逆向弃耕”现象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迁入大量人口B.修复生态环境
C.发展特色农业D.改善耕作条件
2022-05-30更新 | 111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云南中部的哀牢山受西南季风影响,其北段从山麓至山顶可划分为6个山地农业层。该山段农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100米以下,以上为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通常以最冷月均温0°C左右为其分布临界。如图示意哀牢山北段某剖面山地农业层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哀牢山北段的气候特征为(     
A.气温日较差小,气候类型单一B.气温年较差小,气候复杂多样
C.气候炎热多雨,降水变率较小D.气候凉爽干燥,降水变率较大
2.影响哀牢山北段东西坡山地农业层分布高度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季风B.纬度C.坡度D.光照
2024-03-11更新 | 1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