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资源跨区域调配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4 题号:13640138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截至2019年11月16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超过255亿立方米,沿线直接受益人口超过5859万。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分布图。


(1)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资源特征比较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原因。
(3)从水资源的供需关系,说明“南水北调”的原因。
20-21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说明伊基托斯与利马年降水总量的差异及原因。
(2)简述地形对秘鲁东水西调工程的影响及可采取的措施。
2016-12-12更新 | 38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资料:自2003年底开工以来,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丹江口水库大坝由原来的162米加高到176.6米,总库容达到290.5亿立方米,因大坝加高需搬迁移民34.5万人。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整个工程对输水地和受水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输水地和受水地中任选其一,简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积极影响。
2015-04-24更新 | 1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跨流域东调120千米,引到兰州市以北60千米处干旱缺水的秦王川地区,该工程是一项大规模的自流灌溉工程。这项工程总长205.7千米,有隧洞77座,渡槽29座,倒虹吸3座,可以基本解决秦王川地区28.3万居民的用水问题。下图为引大入秦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引大入秦工程先明峡钢质倒虹吸管横跨两座高山,以107米的巨大落差成为引水工程中的亚洲之最。



(1)分析秦王川地区干旱缺水的自然原因。
(2)据材料二,说明引大入秦工程使用倒虹吸管的原因。
(3)分析引大入秦工程建设对秦王川地区的有利影响。
2020-04-20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