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13649408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湖南省局部地区河湖分布图,湖南洞庭湖流域盛产水稻,历史上长沙曾是我国四大米市之一。甲地生态环境脆弱,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和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对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①②两种方案(表2中百分比以方案①为比较标准)。

材料二 随着“中部崛起”的号角响起,长沙-株洲-湘潭作为中部城市群之一,将在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追求市场等方面寻求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农业用地构成比较(%)

方案农耕地果园林地草地菜地
44.12.412.940.50.1
10.119.636.833.40.1

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

方案侵蚀量比较(%)地表径流量比较(%)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
3~8年内8年以后
1001005757
504048112

(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材料中②方案的利弊。
(2)为长沙一株洲一湘潭城市群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湖南省应采取的措施。
20-21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该县传承千年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农民在山脚下用泥土堆起田埂,引溪水灌溉稻田,鱼啄食杂草与小虫,在稻田里自然生长。

       近年来,古老的稻田养鱼方式正在发生着转变:一些农户用水泥浇筑田埂防止漏水,通过施用化肥、农药和投放精饲料等措施提高水稻、田鱼产量,并开发以稻鱼共生文化为核心的农业观光活动,农民收入得到增加。
(1)说明该地区普遍采用“稻鱼共生”生产方式的自然原因。
(2)“稻鱼共生”系统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说明其具体表现。
(3)说明产生上述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并说明该转变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2019-02-12更新 | 22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藏高原的牦牛不完全消化的粪便是草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牧民们重要的生活燃料。牦牛粪须降解后才会被植物吸收利用。有学者提出,为保证高寒草地的良性发展,应适度捡拾牛粪,即半捡半留。


分析“半捡半留”的环境效益。
2018-04-02更新 | 74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1年8月,华林庄园等28家单位被认定为“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优秀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将为加快东营市农业产业结构高速,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发挥更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图甲为山东东营市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乙为该地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结构示意图。

(1)为了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最应该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试说明理由。
(2)图示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农业模式反映了____论的人地关系思想,简述该理论所倡导的人类发展理念。
(3)简述乙图所示生态农业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
2017-10-09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