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土壤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6 题号:13696773

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称为土壤容重。黄土区严重的流水侵蚀导致土壤养分的大量流失,土壤物理性质严重退化,主要表现在土壤容重的增加。下表示意晋西黄土退耕区三种植被类型及旱作耕地的土壤容重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题。

土层深度/cm土壤容重/(g·cm-3)
自然恢复阔叶林人工混交林人工纯林旱作耕地
0—100.781.131.171.23
10—200.791.181.201.35
20—400.871.191.231.45
40—600.931.231.251.47
60—801.151.241.281.30
80—1001.241.271.301.33
1.据表可知(     
A.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增大B.人为耕作活动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
C.自然恢复阔叶林水土保持效果最好D.土层越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差值越大
2.能减小当地耕地土壤容重的合理措施是(     
A.施用化肥B.增施有机肥C.掺熟石灰D.压实保墒
17-18高三·福建福州·期末 查看更多[10]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碳储量通常指植被、海洋、土壤等碳库中碳素的存留量,碳储量会因碳增加与碳损失之间的差别而发生变化。土壤是陆地最大的碳库,下图为2000一2020年中国陆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变化图(注:1PgC相当于1015克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时段土壤碳储量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耕地面积增加B.草地利用率减小C.生态环境恶化D.用地结构调整
2.为增加我国目前土壤碳储量,合理的做法是(     
A.减少耕地B.退湿还草C.秸秆还田D.弃草增林
2024-05-23更新 | 6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土壤湿度也称土壤含水率,表示土壤的千湿程度,其大小决定了农作物的水分供应状况。下图示意1983—2019年黑龙江省春季(3—5月)0~30厘米深度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3—5月,黑龙江省土壤湿度空间差异(     
A.波动较大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几乎不变
2.与黑龙江省春季土壤湿度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前秋季降水量B.日平均气温C.地势D.植被覆盖率
3.图示K地区的土壤湿度状况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A.全年过湿,不宜耕作B.耕种期较周围地区推迟C.增加土壤肥力D.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育
2022-09-14更新 | 1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石台县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地貌以低山、高丘分布最广,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县线内富锌土壤分布较为广泛。下表示意石台县不同土地类型表层土壤(0~20m深度)锌元素含量及富集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利用类型最大值(mg/kg最小值(mg/kg平均值(mg/kg富集系数
林地744.221.3100.91.48
耕地460.727.597.91.44
国地2443.524.298.01.44
草地170.954.796.51.42
内陆滩涂445.547.2111.21.64
全县2443.521.399.01.46

1.石台县表层土壤锌元素富集程度最低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林地B.耕地C.园地D.草地
2.导致石台县内陆滩涂锌元素富集系数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光照B.地形、径流C.地形、生物D.降水、生物
2022-05-05更新 | 1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