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13730684
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_______
(2)表现形式:风化(见下图)、_____、搬运、_____等作用。                           

(3)区域差异:
a降水丰沛的热带和温带:以_____作用为主,流水地貌发育。
b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____地貌广布。
影响: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彩色丘陵(以下简称彩丘)是发育在红层之上的丘陵状杂色岩石地貌。红层是以河湖沉积物为主的红色沉积岩,由于沉积环境不同,红色中夹杂着青灰、灰绿等色彩。树屏彩丘位于陇中盆地西部的兰州市永登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目前国内新确认的面积最大的一片彩丘地貌。彩丘经常保持着鲜艳的颜色,由于流水冲刷,在坡面上形成密集的“彩沟”。下图为树屏彩丘坡面“彩沟”景观图。



(1)描述彩丘的形成过程。
(2)分析彩丘经常保持鲜艳颜色的原因。
(3)随着气候不断变干,推断未来彩丘的坡面景观发生的变化。
2022-01-18更新 | 16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冲积扇有“湿扇”和“旱扇”之分。“湿扇”多分布在湿润地区,通常面积较大,扇上的河流多为常年性的;“旱扇”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季节性河流造就的。与“旱扇”相比,“湿扇”的石块磨圆度较高。我国中西部干旱地区高大山脉的山麓地带形成的“旱扇”规模较大,而低山丘陵山口处形成的“旱扇”规模较小。



(1)描述“旱扇”的形成过程。
(2)与“旱扇”相比,说明“湿扇”石块磨圆度较高的原因。
(3)分析我国中西部干旱地区高大山脉和低山丘陵处“旱扇”规模不同的原因。
2021-08-02更新 | 40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崀山丹霞地貌区位于湖南西南边陲,距离邵阳市区约为150公里,2010年,与中国其他五个地方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旅游业开始迅速发展,但旅游人数并不多。有众多垂直发育的红色砂砾岩闻名,风景秀丽,最高处海拔为818米。砂岩形成受流水沉积的影响,多垂直节理发育。第一绝是“天下第一巷”(下图),两侧石壁高120余米,最宽处0.8米,最窄处0.33米,可谓世界一线天绝景,当地植被茂盛,以常绿阔叶林位置,在孤立丹霞山体顶部和存在着生命力顽强的松树。


(1)分析崀山“天下第一巷”由红色砂岩演变的过程。
(2)分析崀山孤立山体顶部针叶林的优势。
(3)崀山风景如画,但是旅游人数很少,试分析其原因。
2024-01-26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