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工业地域的形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49 题号:1381664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叠石桥位于南通市通州区和海门区交界处,原是典型的乡村。现有“华夏绣品第一镇”、“中国家纺绣品名镇”之美誉。改革开放前,南通就是著名的棉桑麻基地和纺织之乡。叠石桥家纺业发端于清末状元张謇创办的纺织工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以家庭刺绣为主的家纺业迅速发展。目前,叠石桥拥有数千家家纺及相关企业,形成了面料纺织、花色印染、成品加工等基本完整的产业链,全国市场占有率超40%。现在叠石桥的家纺产业在市场的引导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进行技术工艺创新、培育品牌、引导时尚,进行产业链整合,由家庭个体生产向新型公司化经营模式转化。

材料二:下图为叠石桥家纺城位置示意图。



(1)简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叠石桥家纺产业迅速发展的区位条件。
(2)简析众多织造、家纺及其他配套企业落户叠石桥周边地区的原因。
(3)指出叠石桥家纺产业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有利条件。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之后,我国又制定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关于①②两大工业基地,工业结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地以重工业为主,结构比较单一                           B.②地为综合性工业基地
C.①地钢铁、煤炭、机械等工业发达,海盐化工著名   D.②地高新技术工业较发达
(2)图中A附近的河流3~5月份流量较小,试结合下图分析其原因。

(3)图中有我国商品棉的重要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影响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4)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016-11-26更新 | 24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株洲紧邻湘江(湖南第一大江),周边湖南、江西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国民政府曾计划把株洲打造为中国的“鲁尔区”,建设钢铁、铸铜、汽车、机车等企业,后因抗战全面爆发,株洲的工业梦被击碎。新中国成立后,株洲这座新兴工业城市逐渐崛起,形成了轨道交通、汽车、航空三大主导产业,并吸引了相关配套企业向株洲聚集,促进了规模化的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如今,在政策保障下,株洲建立了动力产业专家人才库,瞄准东中西,对标武汉“光谷”(光纤光缆),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


(1)指出株洲成为中国“鲁尔区”的优势条件。
(2)说明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好处。
2021-05-26更新 | 11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甲图为德国鲁尔工业区,乙图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都是          。它们均拥有丰富的          (能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能源的优势地位逐渐被          和天然气所取代。
(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3)从图中分析可知,与鲁尔区相比,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具有哪些区位优势?
(4)归纳鲁尔区曾经衰落的原因。
(5)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请你为辽中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2019-04-29更新 | 4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