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64 题号:13964281

中国绿洲胡杨林分布面积及数量均为世界第一,其生长期一般在3-10月,与当地均温有很大的相关性。下图为中国绿洲胡杨林生长期与均温的相关分析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胡杨林的分布体现了(     
A.整体性B.经度地域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性D.非地带性
2.中国绿洲胡杨林(     
A.生长期起始日与3月均温呈正相关B.生长期终止日与10月均温呈正相关
C.生长期天数与3-10月均温呈负相关D.生长期起止日与气温相关性小
3.柴达木地区胡杨林的生长期与3月均温相关系性最低,原因是该地(     
A.起始日早B.水源充足C.光照充足D.海拔较高
2018·贵州黔东南·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土层深厚的土壤具有和水库类似的存蓄、调节水分的功能,常常将潜水位以上的土层定义为土壤水库。土壤水库蓄水量受土壤质地、降水量、蒸发量及植物覆盖度等因素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流域上游不同类型林地土壤水库蓄水量随季节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对应的林地类型为
A.裸地、次生灌木林、杉木林
B.杉木林、裸地、次生灌木林
C.次生灌木林、杉木林、裸地
D.杉木林、次生灌木林、裸地
2.该流域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山东丘陵C.松嫩平原D.浙闽丘陵
3.5月相比,7月份该流域土壤水库蓄水量差异明显主要是因为
A.土壤蒸发加剧B.副热带高压控制C.植物蒸腾旺盛D.植被覆盖率降低
2018-04-19更新 | 87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2】研究发现,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可以改变局部的微气象条件,使其周围土壤中营养元素、植物组成、植物生物量等发生变化,灌丛成为动物栖息地,导致土壤有机质如图3分布,进而又影响灌丛下植被生长,该现象称为灌丛“肥岛效应”。下图为某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及周围土壤有机质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灌丛所形成的微气象条件,与“肥岛效应”的发生关联性最小的是(     
A.降低风速B.截留雨水C.提供遮荫D.减小温差
2.下列植物结构形态中,“肥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枝条稠密,伞形树冠B.根系发达,锥形树冠
C.树干高大,旗形树冠D.针状叶片,疏散树冠
2021-11-01更新 | 48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3】下表示意1955~2015年天山和阿尔卑斯山两山区冰川概况,下图示意两座山脉冰川平衡(某时段冰川固态、液态水的收支状况)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冰河代号朝向物质平衡/(毫米·年-1
天山T1N-423
T2NE-116
T3W261
阿尔卑斯山T1N-455
T2NE-381
T3NW56
T4SE27
1.导致两山区不同坡向冰川物质平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与海距离B.主导风向C.植被覆盖D.山地坡度
2.1990年以后,两山区冰川的变化反映出(     
A.天山冰川消融量较大B.天山冰川扩张更明显
C.二者的平均雪线高度都在上升D.阿尔卑斯山冰川积累速度较快
3.影响两山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所处山体隆起B.臭氧空洞扩大C.全球气候变暖D.山地林线上升
2022-04-22更新 | 4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