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行星地球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 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1 题号:13981558
下列有关地球内部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波经过古登堡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B.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平均厚度为150千米
C.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固态,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是主要原因
D.地壳中的硅铝层是连续的,而硅镁层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左图为“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 度图”,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1.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 P 波速度始终大于 S 波
B.都有突然加速的过程
C.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
D.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
2.关于不连续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地下约 900 千米处,纵波和横波均加速,该处的不连续面为莫霍界面
B.地球地下约 2900 千米处,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该处的不连续面 为古登堡界面
C.月球内部没有不连续面
D.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看,月球有两个不连续面,故将月球内部分为月壳、月幔和月核
2020-02-25更新 | 9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目前人类关于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在
A.莫霍界面B.地幔底部C.古登堡界面D.内核
2.根据图示信息,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莫霍界面的划分依据是波速明显增加
B.古登堡界面的不连续性最明显
C.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在深约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说明外核物资呈液态
3.某地地下2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湖上渔船上的渔民,都会感到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D.左右摇摆
2018-11-30更新 | 5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南部宜宾市的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莫霍界面以下B.莫霍界面以上
C.古登堡界面以下D.古登堡界面以上
2.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Ⅰ圈层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B.Ⅲ圈层空间分布不连续
C.II圈层是地核D.Ⅳ圈层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
2022-01-29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