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数量变化 >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 人口增长模式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14008481
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两省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可以用城市化速度和城市化水平来反应,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是____,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____
(2)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推断江苏省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贵州省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
(3)据统计,近年来两省间存在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净迁入的省区是____。影响两省间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因素是____
(4)分析上述两省之间的人口迁移对贵州省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人口增长阶段示意图”及1995-1997年人口增长数据。

地区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世界2.40.91.5
甲国0.91.1
乙国1.50.60.9
丙国3.70.63.1

材料二:下图为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图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图。

材料三:下图为主要人口迁出省份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

根据材料一,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
(2)从上图可知,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首先是从____率下降开始的。
(3)计算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
(4)与丙国人口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5)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甲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____,为解决该问题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回答下列问题:

(6)说明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区构成特点?
(7)分析人口迁入对武汉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021-05-15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密度是指区域国民生产总值与区域面积之比。它代表了城市单位面积上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土地利用的密集程度。下表为我国各地平均经济密度的等级划分及代表城市名称。


材料二:2012年上海市的人口密度0.36(万人/平方千米),经济密度则为3.02(亿/平方千米)据全国首位。该年上海常住人口2380万,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26‰,在连续19年户籍人口负增长后,上海户籍人口首次正增长。


(1)据表说出我国经济密度分布的总体特征。
(2)分析我国经济密度与人口密度的相互关系。
(3)简述2012年上海户籍人口首次呈现微弱正增长的原因
(4)目前上海可承载的人口已逼近人口容量极限,分析上海面临的主要城市问题及解决对策。
(5)有经济学家认为上海依靠“数量型人口红利”来提升经济发展已行不通了,必须向“质量(技术)型人口红利”转变,根据上海积极建设“四个国际中心”的需求,分析此建议的合理性。
2019-11-08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指南针和印刷术的传播,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下图是“指南针和印刷术传播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南针传播路线上A处多雨的季节是______季,此季节受___________(气压带风带)控制;B处多雨的季节是_____季,此季节受__________季风的影响。
(2)印刷术传播路线中B城市至C城市沿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3)传播路线的终点欧洲国家的城市化起步较__________(早/晚)。从人口增长模式来看,目前欧洲大部分国家属于___________型,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7-18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