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内力作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3 题号:14010625

伊塞克湖是中亚天山上的高山湖泊,时常发生地震。湖泊面积约62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270米,水量大。因湖水常年不结冰而有热湖之称,湖泊东西两侧多大风。下图示意伊塞克湖位置及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伊塞克湖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向下运动,侵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B.风力强大,吹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
C.火山口被堵塞,降温收缩下凹,积水而成D.板块挤压,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
2.关于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湖泊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的入侵B.湖泊湖水深,水量大,湖水不易结冰
C.湖泊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D.多大风天气,湖水不易结冰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推荐1】下列地形是由断层运动中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块状山地的是(     
A.渭河平原B.汾河谷地
C.华山D.吐鲁番盆地
2016-11-26更新 | 9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科罗拉多大峡谷从谷底至顶部,岩壁露出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各期的岩层,水平层次清晰,含有各地质时期代表性的生物化石,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科罗拉多河每年4-5月为洪水期。下图是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位置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科罗拉多大峡谷(     
A.处于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B.历史时期发生过大规模的岩浆活动
C.地壳不断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D.历经多次从海洋到陆地的演变过程
2.大峡谷内岩峰壁立,岩层裸露,呈现一片荒漠景观,可以推断这里(     
A.纬度低,气温的昼夜差异比较小B.风化、侵蚀作用在不断破坏地表
C.终年处于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D.河流水全年依靠沿线地下水补给
3.大峡谷北部,海拔较高,河流北岸年降水量有700毫米,树木苍翠,如下图所示,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D.地方性地域分异
2024-01-21更新 | 3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贵州梵净山(主体为变质岩)因其特殊的地质成因保存着多种野生动植物,被称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下图为梵净山主峰之一红云金顶,整座山体呈柱状,在石柱上端又自然裂开为两个峰顶,直刺云天。完成下面小题。

1.梵净山成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主要得益于(     
A.丰沛的降水B.崎岖的地形C.肥沃的土壤D.难溶的岩石
2.推测“红云金顶”的形成过程最可能为(     
A.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岩层断裂—风化、侵蚀
B.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层断裂—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变质作用—岩层断裂—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D.沉积作用—地壳运动—风化、侵蚀—变质作用—岩层断裂
2024-05-23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