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50 题号:1403197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苏城镇空间结构将来大致呈现“一带两轴,三圈一极”的特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图1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图3中的箭头a和b表示江苏省省内的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方向。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
(2)1998~2010间,苏北城镇化速度较苏南城镇化速度____。衡量城市化的标志____
(3)图3中,表示江苏省省内人口流动方向的箭头是____
(4)江苏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城市问题有____________
(5)解决城市化问题的一般措施有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储备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供需平街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明尼苏达州乡村人口都经历了由扩张到收缩的变化过程,均在不同阶段出现了乡村空心化严重、人居环境破败等现象。自1990年以来,明尼苏达州通过“村村合作”“城乡互联”等策略吸引众多城市居民前来旅游、定居。下列两图分别示意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变化趋势和美国明尼苏达州乡村发展历程。




(1)简述人口流失给我国东北地区乡村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2)分析1960~1990年美国明尼苏达州人口迅速外流的原因。
2023-05-09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M地≥10℃积温值范围为多少度?请说明判断理由。
(2)M、N地区为湿润地区,但M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N地区全年干旱频发。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3)简要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图中M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017-12-07更新 | 16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表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人口统计表(数据截止2019年12月)。

地级市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吴忠市
面积(平方千米)9025.4531017441.610541.421400
人口(万人)229.3180.59117.46125.05142.25

材料二:“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下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区图和宁夏北部水系图。

(1)说出宁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
(2)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
(3)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
2022-12-20更新 | 14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