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水循环 >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6 题号:14063681

湖南省紫鹤界水稻梯田分布在250-400之间的山坡上,山体岩石硬度高,但渗透性差。该地世代耕作,即使在农闲的冬季,也是水满田畴,没有复杂的水利设施,却旱涝保收。经研究发现,这里独特的水循环系统(如下图)是紫鹤界水源稳定、旱涝保收的根源。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独特的水循环系统中(     
A.山体岩石使下渗量较少B.梯田使地表径流量增加
C.森林减少了水分的蒸发D.地形使水循环周期缩短
2.当地冬季水满田畴的目的是(     
A.增加蒸发B.涵养水源C.防御寒潮D.保护耕地
3.当地干旱年份也能丰收的原因是(     
A.气温较高B.光照丰富C.空气干燥D.年温差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关于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B.库区蒸发量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D.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多
2.在F处建有一个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A.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海陆间的水循环
D.地下水补给湖水
2020-05-29更新 | 8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快速排水;“海绵城市”建设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如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两种城市水循环模式的差异是(     
A.“快排”模式可能会加剧城市内涝
B.“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
C.“海绵城市”使城市水资源短缺加剧
D.“海绵城市”与原自然水文环境不相仿
2.“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A.增加地表径流B.增加地下径流C.减少雨水下渗D.减少地表蒸发
2020-11-25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
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①兴建污水处理厂②疏浚河道③加强道路建设④完善排水系统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04-25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