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南方地区 > 珠江三角洲地区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48 题号:14092839

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城市化区域。左图为我国沪宁杭城市群示意图;右图为部分城市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传统产业为主,创新能力差B.产业饱和,亟待转移升级
C.城市等级结构不合理D.发展资金不足
2.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20-21高二上·广西柳州·期末 查看更多[1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为打造中国经济第三极,实现京津冀协调发展,国家规划建立京津冀都市圈。该都市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部分地区。下图为京津冀产业联系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各地的优势,北京、河北、天津分别属于
A.资源型区域、加工型区域、知识型区域
B.加工型区域、资源型区域、知识型区域
C.知识型区域、资源型区域、加工型区域
D.知识型区域、加工型区域、资源型区域
2.京津冀都市圈的形成将促进各地理要素的合理流动,图中①②③④流动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产业与技术扩散B.③一资源和农产品
C.②-工业品和高技术产品D.④-技术与资金
2019-06-21更新 | 12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不属于该地区工业发展优势条件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B.人力资源丰富
C.交通位置优势D.技术优势明显
2.90年代以来香港工业比重逐渐下降,是由于(     
A.经济衰退B.资源短缺C.人口数量减少D.第三产业发展
2020-08-09更新 | 2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从三次产业GDP结构的变动来看,当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而在GDP结构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后,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我国大致以常住人口50万、100万、300万、1000万作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巨大型城市的划分界线。下表示意2011年我国某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主要产业GDP
(亿元)
人均GDP
(元)
城镇化率(%)三次产业结构比常住人口
(万人)
能源、机械、化工1209.92000035.518.6:53.5:27.974.2
烟草、矿电876.63791337.89.2:64.4:26.449.6
冶金化工、烟草制品、绿色食品482.51496031.522.4:43.2:34.458.9
烟草、化工、建材、冶金、先进装备制造、光电子、新能源、石油化工及生物科技开发2509.63883163.65.3:46.3:48.4354.8
1.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A.甲B.乙C.丙D.丁
2.该城市群(     
A.特大、大、中、小城市俱全,城市体系健全B.甲城市产业类型多样,产业结构合理
C.丙城市经济发展基础好,辐射带动作用强D.丁城市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
3.中心城市为增强辐射效应,适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夯实经济基础,发展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B.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C.加强交通建设,完善对外交通及通信设施D.降低准入门槛,吸纳周边市的人才迁入
2022-02-22更新 | 8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