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行星地球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 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6 题号:14116625

北京时间2016年2月6日凌晨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地震震源最有可能位于(     
A.软流层B.岩石圈C.上地幔D.地核
2.若在地震发生的地下3千米处有大型油气田分布,则该次地震产生的横波(     
A.速度保持不变B.速度逐渐变小C.速度逐渐增大D.遇到油气层消失
3.此次地震造成的直接危害是(     
A.房屋倒塌B.扰乱社会C.疫病流行D.工厂停工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地球内部圈层的不同界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代表古登堡面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地震波自下而上向地表传播,经过③界面时(     
A.纵波、横波速度都突然减慢B.纵波速度突然减慢,横波消失
C.纵波、横波速度都突然加快D.纵波消失,横波速度突然减慢
3.水圈的主要特点是(     
A.是最活跃的圈层B.其主体是陆地上的河流
C.无固定空间位置D.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023-01-08更新 | 43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北京时间2020年3月18日0时06分,太平洋萨摩亚群岛地区(16.05°S,172.10°W)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N、C代表的不连续界面和圈层的名称分别是(     
A.莫霍界面、地慢B.莫霍界面、地核
C.古登堡界面、地壳D.古登堡界面、地慢
2.地震震源最可能位于(     
A.AB.BC.CD.D
3.地震发生后地震波通过N界面时(     
A.横波加速B.纵波加速C.横波消失D.纵波消失
2021-01-11更新 | 8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如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经过F、G交界面时,传播速度减为0
2.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
③由图中的D和E构成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薄,大洋部分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8-06更新 | 3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