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乡空间结构 >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功能分区 > 城市中各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3 题号:14182499

下图中,甲图为我国广州市某区2002~2016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乙图为该区2015年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该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市中心,建筑物高大密集B.位于市中心周围,昼夜人口密度差异大
C.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质量较好D.位于城市外缘,环境污染严重
2.为进一步促进该区的发展,当地政府最应该做的是(     
A.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B.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C.完善交通,缓解交通压力
D.完善基础设施,营造充满活力的学习及创新环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红磡站位于香港市中心,是香港轨道交通重要的中转车站和换乘中心,其与地面公交、机场等交通方式组成了完整的一体化换乘系统。与内地城市(北京、上海等)轨道站点相比,红磡站进出口设置众多,且整个站点呈立体化布局,其地面、地上、地下共有五层,每层可直达不同交通方式的月台。下图示意红磡站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磡站进出口设置较内地站点多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人口众多B.城市用地紧张
C.地形利于建设D.交通体系完善
2.红磡站呈立体化布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加强城市各功能区联系B.方便乘客在上下楼换乘
C.汇集人流减小站点压力D.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
3.香港作为我国紧凑型城市的代表,推测其城市形态为(     
A.多天桥、疏楼群B.大街区、窄马路
C.小街区、密路网D.低楼房、宽马路
2023-12-06更新 | 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同学调查了自己所居住区域的发展历史,绘制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Ⅰ时期:清朝,从北京朝阳门]到连州有一条石板路,沿途有八里庄村和十里堡村两处村落。村民种植的粮食和蔬菜自给自足。Ⅱ时期:1950年代,朝阳路南侧建设了榔纺织厂、道路北侧是配套建设的工人居住区,形成闻名全国的纺织工业区。Ⅲ时期:90年代,按照北京城市规划,几座纺织厂合并搬迁,原有广区升级改造。

1.据图推断该地(     
A.I时期,农业生产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
B.II时期,建设纺织厂促进了当地人口和经济增长
C.III时期,商务办公用地出现是城镇化起步的标志
D.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主要受到耕地面积的影响
2.从II时期到III时期的发展(     
A.第二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B.变化主要受文化因素影响
C.是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D.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3.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农业用地B.工业用地C.住宅用地D.商业用地
2021-07-05更新 | 9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仍然实行村民自治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村庄。西韩砦是郑州市中心区域内最后一个城中村,2018年全部拆除重建。下图“规划用地位置”示意该村在郑州市城区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韩砦为城中村时,相较于市中心其他区域,其优越条件为(     
A.就业机会大B.环境更优良C.生活负担较低D.公共服务设施更完备
2.与拆迁重建前相比,西韩砦重建后(     
A.建筑物高度降低B.内部道路更宽阔
C.重化工业用地增多D.公共用地明显减少
2024-04-28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