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应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0 题号:1438027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地区,由于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量大、大气污染严重且城市中的建筑大多为热传导率很高的石头和混凝土建成,加上建筑物本身对风的阻挡或减弱作用,可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2℃,甚至更多。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从而形成城市热岛效应。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

材料二:我国某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



(1)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运动方向____。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方位)。
(2)请总结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____
(3)为了减少市区与郊区间的相互污染,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____,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说明理由____
(4)为了缓解该城市热岛效应,有专家提出城市屋顶绿化方式,屋顶绿化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是____。请简要说明屋顶城市绿化的意义____
21-22高一上·山东济南·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
(2)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大气垂直运动状况分别是:甲地是________气流,天气状况多为________(阴雨/晴朗)乙地是________气流,天气状况多为________(阴雨/晴朗)。
(3)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4)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
2019-11-04更新 | 8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太阳高挂,不需要空调同样有纳凉的效果。

材料二图1为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民居坐北朝南,屋前一般为水泥或石子院坝,屋后种植林木;图2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民居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2)冬季,白天人们紧闭屋后窗户,开启前门。请分析白天紧闭屋后窗户的目的。
2022-09-08更新 | 18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镜湖区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图甲为芜湖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图乙为芜湖城区与郊区分布示意图。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值大小排序(从大到小)____。甲图代表城区与郊区的等压面状况,则M代表____(城区或郊区),气温较____
(2)在图甲中用实线绘制出4000米高度的等压面分布状况(不标气压值),并在MN之间的高空和近地面用箭头绘制出热力环流示意图。
(3)图乙中P1点的风向是____,P2点的风向是____风。
(4)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人类活动释放废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请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出两条合理性建议。
2022-11-12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