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9 题号:14492267

S、T水文观测站之间的黄河河段全长约670km,大体由西向东流。据多年观测数据表明,S站观测到的最高水位约1092m,T站观测到的最高水位约991m。下图示意T站附近1987、2006、2010和2014四个年份的河床剖面,说明黄河该河段河床冲淤变化及河床最低点持续右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该河段位于(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
2.图中示意2010年T水文观测站附近河床断面形态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揭示黄河该河段河床冲淤变化有助于当地政府制定(     
①积极发展河运的政策   ②河堤护岸工程规划
③防洪抗险的应急预案   ④开发水电站的方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金华一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读某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B.乙处适合修建大型水坝
C.丙处易发现地下水资源D.丁处河流凹岸侵蚀明显
2.关于图中岩层,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可能找到化石B.②处为陆相沉积物堆积
C.③岩层比②岩层老D.④处的物质来自于地表
2023-12-21更新 | 15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75万年前,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图)。在此后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古长江溯源切穿黄陵背斜、袭夺古川江,且古金沙江南流受阻,改向东流,逐渐形成现今的长江干流。距今约1万年,受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云梦泽和彭蠡泽两大通江湖泊形成。距今约3O00年,云梦泽和彭蠡泽逐渐消亡,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通江湖泊随之形成。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现象中,最适于佐证“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的是(     
A.背斜以东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B.背斜以东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C.背斜以西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D.背斜以西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2.距今约1万年,两大通江湖泊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①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抬升②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沉降③海平面下降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推测云梦泽和彭蠡泽消亡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干,上游来水量减少B.地壳和海平面趋于稳定
C.泥沙淤积,湖泊沼泽化严重D.人类围湖造田活动加剧
2024-06-03更新 | 23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为某三角洲上游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表示7月该河段河面的平均宽度,虚线表示1月该河段河面的平均宽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河流的乙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A.搬运B.堆积C.侵蚀D.风化
2.下列关于该河流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循环7月比1月活跃B.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C.1月输送的泥沙少于7月D.植被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3.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河流堆积作用最显著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019-11-09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