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水循环 >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36 题号:14507016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读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该系统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
A.缓解城市热岛效应B.减轻城市内涝
C.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D.分解水中污染物,净化水体
2.图中荷花池的核心功能是(   )
A.调节局地小气候B.保护生物多样性C.提供观赏景观D.增加下渗量
2019-04-12更新 | 15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2】某年3月至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出现严重旱情;但进入6月,强降水持续,一些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旱涝转换之快非常罕见,也就是常说的“久旱逢暴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工增雨效果明显
B.三峡大坝放水影响
C.夏季风的强弱
D.气候的正常反映
2.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的措施是(  )
①植树造林 ②修建水库 ③疏浚河道 ④退耕还湖  ⑤打机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③④⑤
2019-11-13更新 | 25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一到雨季,我国很多城市都变成一片汪洋,在城市看“海”不再遥远。目前上海、安徽等地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渗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措施,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     
A.①增大B.④减小C.②增大D.③减小
2.针对上海、安徽的试点,试从水循环的角度,解释其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人为原因(     
①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多发
②城镇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扩大,地面渗透力下降
③城市多地处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积水
④城市河湖的蓄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11-06更新 | 4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