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内力作用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85 引用次数:392 题号:1462626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
2.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3.不是箭头②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A.侵蚀作用B.岩浆活动C.搬运作用D.堆积作用
【知识点】 内力作用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1】读火山喷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火山喷发是一种
A.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D.外力作用
2.火山喷发形成的山体一般特点是
A.高大绵长B.多直立的陡崖
C.锥形山体D.山顶有积雪
2020-04-21更新 | 11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2】下面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1代表的地壳物质是(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岩浆
2.2代表的地壳物质是(       
A.岩浆岩B.沉积岩
C.变质岩D.岩浆
3.如果3代表的是沉积岩,则指向3的箭头b代表的是(       
A.上升冷却凝固B.外力作用C.变质作用D.重熔再生
2016-11-26更新 | 44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3】澜沧江梅里大峡谷是中国最美大峡谷之一,以谷深且长、江流湍急而著称。峡谷长约14千米,但谷地海拔高差达4734米以上,在漫长的内力与外力作用下,形成了如今江面束窄、水流湍急的大峡谷景观。下图为澜沧江梅里大峡谷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澜沧江梅里大峡谷的内力与外力作用分别是(     
A.岩浆活动,风化侵蚀B.地壳下降,流水沉积
C.地壳抬升,流水侵蚀D.变质作用,冰川侵蚀
2.澜沧江梅里大峡谷桥梁建设难度大,其原因是(     
A.河谷宽广,工程量较大B.山高谷深,地质条件复杂
C.人烟稀少,劳动力不足D.曲流发育,河道变化频繁
2023-12-31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