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行星地球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层主要特征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3 题号:14634487

2020年11月10日,我国“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10909米,刷新了世界载人深潜记录。坐底之后,“奋斗者”号进行了一系列的科考活动,如采集了岩石等样品,时间持续6个小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奋斗者”号进行采样的岩石(     
A.位于地壳,形成的地质年代早B.位于上地幔,形成的地质年代早
C.位于地核,形成的地质年代晚D.位于下地幔,形成的地质年代晚
2.“奋斗者”号成功坐底之后进行科考活动,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是(     
A.低温B.高压C.缺氧D.黑暗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近些年频繁的大地震使许多人“谈震色变”。事实上地震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如地震释放的地震波在人类的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就十分有用。据此完成小题。

1.科学家们发现,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A.地球内部存在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D.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2.太平洋底曾经发生一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7千米,此次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的速度变化是(     
A.横波、纵波传播速度都变慢B.横波、纵波传播速度都变快
C.横波速度加快,纵波速度减慢D.纵波速度加快,横波速度减慢
2022-01-18更新 | 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地震波分为横波与纵波,它们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结合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为探测莫霍面的情况,科学家在甲、乙、丙、丁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先后排列顺序
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
C.丁、丙、乙、甲D.丙、丁、甲、乙
2.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C.莫霍面D.软流层中部
2017-12-12更新 | 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示意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分析地震波波速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主要由硅铝层和硅镁层构成B.③层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C.甲波在①层传播中会穿过软流层D.乙波无法穿过②层是因为②层为固体
2.图中的X处为(     
A.莫霍面B.上地幔与下地幔交界处
C.古登堡面D.内核与外核交界处
2022-02-11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