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生物 > 植被类型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86 题号:14679929

下图①②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③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该种植物高度不足50厘米,但根系长达2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热条件不同B.土壤性质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D.水分条件差异
2.③植物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A.植被稠密B.种类繁多C.群落结构简单D.群落结构复杂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樟树为高大乔木,树高10-55米,胸径30-80厘米。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红壤分布区,以江西、浙江、台湾、广东、湖南、福建等省区最多。海拔500-600m以下的向阳山坡、丘陵、谷地常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樟树属于(     
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常绿针叶林
2.关于樟树的推测,说法正确的是(     
A.喜酸性土壤B.树叶呈针状C.树根浅而细D.耐干旱环境
2022-03-23更新 | 108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西双版纳地处横断山脉的南延部分,这里拥有北回归线上难能可贵的热带雨林,其结构、功能与赤道热带雨林基本相同,乔木可高达70米以上,比一些典型热带雨林还高得多。当地雨林区每年特定时期常有浓雾,这里还有着植被垂直分布的倒置现象(下图),在某些河谷地区,随着海拔升高,植被由亚热带类型转为热带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1.植物量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总量。与中美地峡地区(7~10°N)的热带雨林相比,西双版纳植物量更高的原因是(     
A.水热条件充足B.热季生长期长C.昼夜温差较大D.生物循环活跃
2.西双版纳特定时期多浓雾的原因是(     
A.春季,季风转换时期,风力较小B.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带来水汽
C.秋季,此时降水较多,温差较小D.冬季,太阳高度较小,气温较低
3.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出现独特的植被“倒置”现象是由于(     
A.降水充足B.焚风效应C.地形封闭D.光照充足
2024-02-06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根据林区相对反射率,能够识别植被的垂直结构和形态特征。树冠是乔木的主干以上连同枝叶的部分。树冠的冠层因植被密度较大,相对反射率也较大。下图示意某地相邻的针阔混交林区和人工云杉纯林区的相对反射率随高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甲林区树冠的冠层高度较低B.甲林区树冠的冠层密度较小
C.乙林区树冠的冠层密度较大D.乙林区树冠的冠层高度较低
2.与乙林区相比,甲林区(     
A.植被高度较低B.林下光照较充足
C.植被盖度较低D.垂直结构较复杂
2023-02-25更新 | 2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