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内力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9 题号:147455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盆地内部沉积物特征记录了盆地形成和演化过程的所有信息,主要包括盆地的形成时间、沉积环境、变形特征以及构造演变等。巧家盆地位于川西高原山地、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交汇地带的断裂带,下左图是巧家盆地周边地区等高线分布图,下右图示意巧家盆地内部沉积物特征。



(1)从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角度,说明巧家盆地形成较厚沉积层的原因。
(2)巧家盆地沉积物中有较厚的静水沉积层,推测该沉积层的形成过程。
(3)简析巧家盆地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
21-22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4)
【推荐1】“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于是匈奴人定都于此,取名统万城。直到15个世纪前,它处于山环水绕之地,水草肥美,牛羊成群,地理环境相对优越。而现在则是荒漠连天,就像远去的楼兰古国,处于沙漠的掩埋之中。读统万城遗址分布图,回答问题。

(1)统万城遗址位于现________和________(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
(2)图中河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
(3)统万城从繁荣到消亡主要是________(生态问题)危害的影响,简述该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014-11-21更新 | 17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研究表明,中生代末期我国南部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古长江各段尚未连接在一起,古川江与古金沙江在甲地汇合后往南流。至新生代,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青藏高原隆起,逐渐形成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随后季风加强,古川江流向改变并经乙地向东流,长江各段最终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大江东去。下图示意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域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1)中生代末期江汉盆地沉积了巨厚含盐地层,分析该巨厚含盐地层的成因_____
(2)从地壳运动的角度分析新生代以来古长江流域地势格局发生转变的原因_____
(3)甲地分布着长江流域唯一一处中生代前形成的钛磁铁矿,科研人员依据江汉盆地中的钛磁铁矿沉积物来判断古长江东西贯通,简析其判断的科学道理_____
2022-10-20更新 | 10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的哈密地区,呈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盆地北部即天山南坡为洪积倾斜平原;东部和西部是丘陵和戈壁,南部为库木塔格沙漠,古称莫贺延碛;中部为地势平缓、土地肥沃的洪积平原。盆地内有很多距今约3 000年前的古城堡和古墓群,出土大量木器、陶器、青铜器等文物,为研究地理环境变迁提供了证据。下图为哈密盆地古城堡、古墓群和现代城镇分布及附近地貌景观图。

(1)描述图中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2)简析古城堡及古墓群远离现代城镇的原因。
(3)说出图中区域交通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016-11-27更新 | 3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