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3 题号:1488657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植被覆盖度指某一地域(包括叶茎枝)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地形作为影响植被分布的最基本的生境因子,通过外部形态(如海拔、坡度等)影响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的空间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活动,从而影响植被的空间分市格局。下图为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垂直分布图。


材料二秦岭为东西走向山脉,北坡陡南坡缓。因受山体的遮挡,南北坡接收的太阳辐射和水汽循环不同,因此形成了植被覆盖明显的南北差异。南北坡内又有阴阳坡之分,南北坡的坡度分布亦有所不同,因此坡度、坡向会对太阳辐射和降水空间再分配,从而对植被分布及变化在地形上产生了分异效应。下图为不同坡度、坡向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图。



(1)分别说明秦岭在海拔1000米以下和3000米以上植被覆盖度低的原因。
(2)指出坡度对秦岭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并说明南北坡存在差异的原因。
(3)在秦岭北坡,阴坡和阳坡的植被覆盖度均低于其半阴坡,试分析其成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雀儿山隧道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受青藏高原高空西风带南支急流与青藏高原大陆性季风的影响,加之雀儿山两侧日照时间、地形引起的小尺度范围内大气热力差异,在雀儿山隧道洞口路面形成大量暗冰、积雪,常引发交通事故。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高海拔严寒地区隧道洞口段防冻和路面融雪除暗冰等问题,下图示意雀儿山隧道洞口路面年内有暗冰的月份及积雪厚度统计。

研究表明,雀儿山隧道隧址区处于青藏高原地质构造作用影响区及北部断裂带,温泉水热储量丰富,隧道隧址区温泉群月供热量能完全满足最冷月路面融雪除冰需求。热冻链接技术是利用浅层土壤内蓄积的地热资源,以地热水、蒸气等形式,采用换热管将其中的热量通过循环管路输送到地面进而对路面进行加热,使其表面温度高于0℃,从而实现融雪化冰的目的。


   
(1)指出修建雀儿山隧道可能面临的困难。
(2)分析雀儿山隧道洞口路面暗冰的形成过程。
(3)说明雀儿山隧道洞口路面暗冰和积雪存留时间长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4)描述采用热冻链接技术在隧道洞口路面融雪除冰的过程。
(5)利用工业用盐(氯盐融雪剂)在雀儿山隧道洞口路面融雪除冰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024-03-02更新 | 2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多肉植物指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个器官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在土壤中水量减少时满足植物生存需要,等待雨季的到来。非洲的纳马夸兰地区生长着1000多种当地特有的多肉植物,一年中一些时间植物在休眠,但只需几场冬雨或大雾,就万物复苏、百花齐放。

材料二:纳马夸兰地理位置和某多肉植物景观图。



(1)分析纳马夸兰地区的多肉植物数量大的两条自然原因。
(2)判断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休眠主要季节,并说明休眠的原因。
(3)图中甲地的多肉植物叶片不及纳马夸兰地区的肥厚,试分析其原因。
2020-03-19更新 | 2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的岩塔沙漠在临近澳大利亚西南海岸线的楠邦国公圆内,因平坦的沙漠中立有1——5米高的孤立的塔状石灰岩而得名。形态各异的岩塔,遍布于茫茫的黄沙之中,景色壮观,使人感觉神秘而怪异。下图为岩塔沙漠景观图。

(1)分析岩塔沙漠形成的气候条件。
(2)指出岩塔沙漠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3)描述岩塔沙漠中岩塔的地貌特点。
2022-02-22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