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选修地理 > 环境保护 > 环境与环境问题 >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旧选修) >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旧选修)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4 题号:14935640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红虫的学名是摇蚊幼虫,摇蚊口器退化,不能吸食血液,对人类危害很小。红虫生活在水中,以浮游藻类为食,在自然水域的底栖生物中占有很大比重(约占50%~90%)。红虫营养丰富,是鱼虾蟹鳖的优质天然饵料,优质红虫的单价每斤可达百元。捞红虫一般先用抄网(泵吸)连同水底的淤泥、水草一并捞起,之后手工筛选,剔除杂草,最后将红虫收集到泡沫箱或者塑料盆中。


结合材料说明红虫捕捞的主要水域,分析掠夺式采捕红虫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2·河南·一模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咸潮,是指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口地带水体变咸的现象。下图示意2009—2018年长江口成潮入侵次数的季节变化。

(1)概括长江口咸潮入侵次数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长江口咸潮入侵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
2020-12-31更新 | 21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家们将抗生素的范围扩大,统称为生物药物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致病微生物感染类疾病,一般情况下对其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大量应用于人类和动物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并作为生长促进剂加于饲料中。2011年10月18日,我国相关卫生部门表示,在我国,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70%,是欧美国家的两倍,但真正需要使用的不到20%,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环境中的抗生素主要来自生活、生产污水,在水环境中大多相对稳定,不易降解,会诱导产生耐药病原菌和抗性基因,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据统计,长江流域抗生素污染程度较低。


(1)说明我国南、北方地区河流抗生素污染程度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据资料分析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
2022-08-09更新 | 5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09年12月7~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世界许多国家共同探讨如何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严峻课题。哥本哈根会议涉及各国从高碳排放的工业文明向低碳消耗的生态文明的革命性转型,世界必然走向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趋势。
材料一:部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

材料二: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变化状况

(1)近年来,某些国家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并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限排义务。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驳斥上述观点。
(2)读材料二,分析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分析说明我们还需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2016-11-18更新 | 9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