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5 题号:1498108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冻土分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又分连续多年冻土和不连续多年冻土,我国东北北部冻土广布。左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北部冻土分布,右下图示意本区沿122°E经线地下局部剖面。


材料二冰楔是地表水渗入冻土裂隙中冻结成的脉状冰,是年均气温低于-6℃的多年冻土区长期冻融的产物,其形成与周围岩石岩性等要素存在关系,其出现是气候寒冷程度的标志。1983年1月,在我国东北首次发现了冰楔。下图为冰楔的形成示意图。



(1)我国东北北部不连续多年冻土带南界东西走向大致呈“W”形,请分析原因。
(2)请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推测冰楔的形成条件。
(3)请根据材料二和冰楔形成示意图,说明冰楔的形成过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阳湖古称彭泽,湖滨分布着若干沙山(下图)。在此前研究中,鄱阳湖湖滨沙山多被视为风成堆积的产物。有学者通过野外调查发现,鄱阳湖湖滨沙山的中上部普遍保存有平行层理(水成沉积环境下的产物)的砂层、粉砂层。研究表明,虽然这些砂层、粉砂层的高程显著高于1949年以来鄱阳湖最高水位,但是并不能全部解释为风成堆积物,至少有部分夹层是水成沉积过程的产物。


(1)从风成堆积角度,阐述鄱阳湖湖滨沙山的形成过程。
(2)推测鄱阳湖湖滨沙山中上部具有平行层理的砂层、粉砂层形成机理。
2024-01-04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南岭是我国南部的最大山脉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线,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但有些地段的分水岭已经十分低矮狭窄,而且出现河流切穿分水岭脊的现象。南岭南北两侧气候有一定的差异,岭北常见霜雪,越冬作物都比较耐寒,岭南则很少有霜雪,热带栽培植物比较多。

材料二:早期地壳运动使南岭地区形成背斜构造,核心为花岗岩体,上覆岩层多为硬砂岩和石灰岩,其中硬砂岩后来多形成尖削的峰岭。狭义的南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5个山岭,它们均为花岗岩山体,其中骑田岭山势浑圆。下图为骑田岭景观图。



(1)说出南岭南北两侧气候的差异并简述理由。
(2)说明南岭部分地段分水岭出现被河流切穿现象的成因。
(3)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析骑田岭山势浑圆的形成过程。
2022-12-01更新 | 20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崩岗是指山坡土体或岩体风化壳在重力与水力综合作用下分离、崩塌和堆积的现象。我国崩岗集中发生在年均温大于16℃和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的花岗岩和玄武岩形成的风化壳区。经我国学者多年的实践研究,综合利用各项生物、工程措施,形成了“上截、下堵、中间削”的经典崩岗治理模式。

材料二:下左图为我国崩岗灾害数量分布统计图,下右图为崩岗灾害整治示意图。

(1)指出崩岗高发区在我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析其主要原因。
(2)读图描述崩岗的形成过程。
(3)结合“崩岗整治示意图”,说明崩岗整治工程措施及相应作用。
2023-02-16更新 | 5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