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相互联系的水体 >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5 题号:150092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萨雷兹堰塞湖(高原堰塞湖,如下图),位于塔吉克斯坦东部的帕米尔高原,是世界上最深的堰塞湖。1911年帕米尔地区发生里氏7.7级地震,在这次灾害中被淹没的最大村庄为萨雷兹村,因而该湖被命名为“萨雷兹堰塞湖”。此次地震形成的乌索伊堰塞罕坝坝体高约600m,湖区平均海拔约为3263m,地势起伏较大。1914年,萨雷兹湖开始通过乌索伊堰塞罕坝渗水,逐渐在下游形成巴尔坦格河。下左图为萨雷兹堰塞湖分布示意图,图中白色区域为积雪冰川带,下右图为1972~2019年萨雷兹湖水域面积时序变化图。



(1)描述萨雷兹堰塞湖的形态特征。
(2)分析萨雷兹堰塞湖成为高原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3)指出萨雷兹堰塞湖水位季节变化特征,并简述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国境内肯特山东麓,自西向东流,干流全长1264km,流域面积7153km2。该河流上游在蒙古国境内,中下游流域内为低山、残丘和草原,河两岸多为沼泽,地势平坦开阔,无大型支流,河床宽浅,流速缓慢,下游的径流量与上游持平甚至小于上游。克鲁伦河春夏流量大,下游地区多出现凌汛现象,每年12月一次年3月中下游常出现“连底冻”断流现象。下图示意克鲁伦河部分河段及其景观。



(1)分析克鲁伦河下游年径流量与上游持平甚至小于上游的原因。
(2)指出克鲁伦河冬季易出现“连底冻”的影响因素。
(3)分析克鲁伦河蛇曲对沿岸地区水循环的影响
2023-10-20更新 | 9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四川与西藏、云南交界处,金沙江支流巴楚河上游海拔3500米以上,有一条长约20k的山谷,谷内常年云雾缭绕,植被良好。据考察,河谷西侧为花岗岩地层,分布着许多一直喷发的温泉;河谷东侧为石灰岩地层,分布着许多间歇喷泉。左图示意该河谷的地质构造及其温泉分布,右图示意间歇喷泉剖面。



(1)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该段河谷的形成原因。
(2)分析该段河谷东侧间歇喷泉的形成过程。
(3)从气候角度,分析温泉对该段河谷植物生长的有利影响。
2022-04-02更新 | 4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4)
【推荐3】材料一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沿途接纳多条支流,后绕过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此段即雅鲁藏布大峡谷),出中国境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干流在拉孜以上为上游,河床海拔在5200 m以上,沼泽和湖沼较多;拉孜到派乡为中游,海拔已降到4500米以下,沿岸是西藏农业最发达地区,誉为“高原粮仓”;派乡以下为下游河段,谷底海拔从2800米迅速降至155米。
材料二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分布图

(1)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是因为受到来自      洋的          季风的影响。
(2)分析说明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水文特征。
(3)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成为“高原粮仓”的优势自然条件。
(4)1998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首次徒步穿越考察,考察证实该峡谷是 “生物资源宝库”、“地质博物馆”,请说明理由。
2016-11-27更新 | 2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