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分布 >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6 题号:15038605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     
①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低,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
②D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
③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
④D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有关图中A处人类大陆西部大洲人口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密度居各大洲之首②老龄化问题严重③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劳动力过剩
④死亡率较高⑤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⑥宗教以伊斯教为主
A.①④⑥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下表反映的是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密度数值。分析表格,结合世界人口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大洲非洲北美洲
人口自然密度
(人/平方千米)
69822514243.4
1.甲、乙、丙、丁四洲中代表亚洲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丁大洲的人口自然密度最小,主要是因为(     
A.干旱面积较大,人口稀少B.开发历史较晚,人口稀少
C.经济落后,人口大量外迁D.气候湿热,不利于人口居住
2021-07-04更新 | 11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胡焕庸线”指我国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人口分布和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称为“胡焕庸现象”。下表为1953~2010年我国“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西北半壁东南半壁
面积比重(%)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km2)面积比重(%)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km2)
195356.765.205.8343.2494.80139.51
200056.765.4113.2343.2494.59303.79
201056.765.5914.6843.2494.41325.84

1.1953至2010年期间(     
A.东南半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B.东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较慢
C.西北半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D.西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量多
2.“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比重一直稳定少变,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     
A.自然环境因素B.社会历史因素C.经济发展水平D.计划生育政策
3.下列国家中,“胡焕庸现象”最不明显的是(     
A.巴西B.俄罗斯C.加拿大D.法国
2023-04-26更新 | 14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为“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因”。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北半球中低纬度B.南半球中低纬度C.北半球中高纬度D.南半球中高纬度
2.南、北半球人口数量差异较大,主要是由于南半球(     
A.热带范围大B.经济水平高C.文明古国多D.陆地面积小
2023-09-07更新 | 1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