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15086099

2021年3月22日第29届世界水日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与此呼应的中国第34届“中国水周”宣传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类目前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①河流水   ②淡水湖泊水   ③冰川水   ④雨水   ⑤浅层地下水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⑤D.②③④
2.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色列发明了滴灌技术,这体现了水资源利用过程的(     
A.开源B.节流C.净化D.淡化
3.我国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的(     
①水质型缺水 ②总量足,人均量少 ③时间分配不均 ④空间分布不平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向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供水,可以缓解首都水资源紧缺的状况。下图为北京气候资料及丹江口下游武汉的年径流量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为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供水地区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实行季节性水价B.提倡节约用水C.修建水库D.增加引水线路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汉江丹江口水库,北至京津,已全线通水。该工程干渠采用立交或涵洞式跨越沿线河流,其原因是(    )
A.保障工程供水水质B.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C.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D.减小工程量,降低造价
2019-12-03更新 | 1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被誉为“内蒙古粮仓”。自1980年以来,西辽河流域的地表水断流现象时有发生。1998~2000年的强拉尼娜事件,导致西辽河流域十余年的干旱。科研人员通过科学手段与降雨资料,重构了1980年以来西辽河流域的地下水的变化模型,并经过实地勘测后得出下图。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98年以前,地下水储量波动增加
B.1998年以后,地下水储量持续减少
C.模型重构与水井实测差别巨大
D.根据模型重构,2005至2011年该地区地下水储量亏损日益严重
2.为了解决该流域水资源问题,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退耕还林,涵养水源B.在内蒙古自治区内实行西水东调工程
C.粮食生产中推行节水技术D.人工增雨,增加大气降水
2020-08-22更新 | 10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与2019年相比,我国2020年水资源总量增加8.60%,用水总量减少208.3亿m3,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减少了265.7亿m3,水资源利用结构更加优化,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下图示意我国1997~2020年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2003年我国(     
A.降水总量较2002年增多B.河湖水质明显改善
C.北方旱情较2002年严重D.节水技术迅速普及
2.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减少值小于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减少值,其原因可能是(     
A.生态环境补水增加B.植被截留水量增加C.废水回收效率提高D.再生用水得到普及
2021-08-29更新 | 3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