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1 题号:15099600

为研究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特性的差异,某科研团队在贵州一喀斯特实验样地(样地内降水、温度等气候因素大致相当)进行了生态实验研究。下图为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抗蚀指数的实验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验结果表明(     
A.阔叶林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最显著
B.灌丛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
C.针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
D.三种植被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均有所增强
2.10-20cm土层中针叶林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原因可能是(     
A.针叶林土层降水量小,有机质淋失少
B.针叶林土层温度高,有机质分解快
C.针叶林生物量流动最大,下部土层枯落物分解转化多
D.针吐林土层表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淋溶向下淀积量大
3.在喀斯特地区,如果以防治土壤侵蚀为目的,应考虑种植的树种为(     
A.灌丛B.针叶林C.阔叶林D.混交林
2020·全国·一模 查看更多[18]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读我国两块生态环境脆弱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两块生态环境脆弱区土壤侵蚀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人口增多,过度开垦严重④酸雨危害严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对治理图示两块生态环境脆弱区土壤侵蚀的有效措施是(     
A.开辟梯田,种植苹果等果木
B.实施退田还林、还草,发展林牧产业
C.平整土地,发展油菜等经济作物产业
D.将脆弱区内居民迁出,彻底解决区域环境压力
3.下列生态工程对保护两块生态环境臆弱区贡献较大的是(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B.沿海防护林体系
C.华北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D."三北"防护林体系
2020-11-12更新 | 7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当前黄河流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下图示意黄河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符合黄河治理方向“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的有(     
①黄河流域统筹规划治理战略②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方略③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战略④水运水产水能共建发展方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符合“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具体防治措施是(     
A.下游修建水库,减少旱涝灾害
B.中游打坝建库,综合治理小流域
C.上游拆除水电站,恢复自然生态
D.中下游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2021-01-23更新 | 1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山区河流平时流量较小,无明显河道。汛期易受暴雨影响,导致河道淤积严重。叠大块石、植草护坡可以有效保护河床坡脚,是山区河流常见的治理措施。下图为我国粤北山区某河流断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月份该河道都易产生泥沙淤积的是(     
A.5月和10月B.10月和12月C.12月和2月D.2月和4月
2.叠大块石护岸时,通常会保留岸坡的缝隙和孔洞,其主要目的是(     

①保证水、气渗透顺畅       ②提供更多观赏景观

③为生物提供栖息环境       ④保持河道土壤水分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该地河流治理后可能的变化是(     
A.含沙量增大B.年径流量增大C.结冰期缩短D.泄洪能力提高
2020-11-03更新 | 1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