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内力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24 题号:1510235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梵净山是我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0米,2018年被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约2.2亿年以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曾是海洋,海底变质岩层上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而梵净山的主体是不易被溶蚀的变质岩。

材料二梵净山年降水量1100~2600毫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孑遗有多种古老珍稀物种,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珙桐为落叶乔木,是1000万年前的古老物种,第四纪冰川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目前梵净山海拔1300-1400米处集中分布着天然珙桐林。图为“梵净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简述梵净山高大山体的形成过程。
(2)说明梵净山成为“生态孤岛”的自然原因。
(3)推测梵净山大面积存在天然珙桐林的原因。
(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请提出梵净山地区发展的合理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中国东北松嫩平原上的大布苏湖东岸有一个被称为“泥林”的地质景观,形似于岩溶地貌的石林。这是国内唯一以潜蚀地貌为主要特征的国家地质公园。该地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而蒸发量在1200毫米以上。与黄土高原黄土类似,泥林的土体为“黄土状”土,其颗粒大小以粉砂和细粉砂为主,富含碳酸钙;同时易溶盐含量也高,这些盐分在干燥土体中具有较强胶结能力。

距今2万年左右的构造断裂运动,使大布苏区域发生断陷,该地积水成湖并在湖底积累沉积物。到距今1万年左右,由于气候干旱和地面抬升,湖泊水位下降后,湖岸沟谷中竖直节理裂隙发育,并开始受到长期的侵蚀。该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浅层地下水(潜水),因而大布苏湖附近沟谷几乎都常年有水,潜蚀作用突出。

(1)说明地球内力作用对泥林形成的作用。
(2)阐述泥林母质“黄土状”土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对泥林的形成产生了何种作用。
2024-05-12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甲、乙两城市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相近,下表为两城市各月降水量(单位:mm)分布表。

(1)图中A岛屿地处板块的         (生长或消亡)边界        (地质灾害)
(2)图中B处海峡有一支自西南向东北流的洋流,该洋流按性质分属于____ ___,该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3)勃朗峰所在地区地壳由于板块运动逐年抬升,是由于      板块和     板块挤压碰撞形成
(4)读材料二,甲城市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其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是          
(5)读材料一材料二,甲乙两城市降水量有明显差异,分析原因
2018-01-25更新 | 12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西南,属祁连山脉,长90km,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平均海拔4000m左右,最高海拔为4877m。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据地质考证,在13万年前向东流入黄河,而如今则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故名倒淌河。倒淌河是青海湖水系的一支,河流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见底。下图为日月山及倒淌河位置示意图。



(1)简述日月山作为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地理意义。
(2)推测倒淌河流向发生变化的原因。
(3)简述倒淌河流向变化对青海湖的影响。
2021-04-12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