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认识区域 > 区域发展差异 > 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6 题号:15105946

下表为某四个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30633

0.4

30.5

69.1

126634

13541

15.0

40.1

44.9

37956

89705

4.0

42.4

53.6

80932

3444

7.3

45.9

46.8

50765


1.目前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是(     
A.甲B.乙C.丙D.丁
2.四个区域中(     
A.丁区域工业化水平最高B.乙区域农业经济比较发达
C.甲区域内部发展差异大D.丙区域城市化正快速推进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水资源、能源和粮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通过调整人类活动,能够使水—能源—粮食(W—E—F)系统处于最优状态。我国自然条件的多样性、人口分布的集聚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造成我国W—E—F系统压力大且压力空间分布不平衡。下图示意1997—2015年我国W—E—F系统压力指数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9年后,我国W—E—F系统总压力指数快速下降,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低耗能产业增多
C.粮食产量逐年提升D.节约资源观念深入人心
2.下列措施能缓解我国W—E—F系统压力的是(     
①提高粮食产量,推进食物结构多样化
②推动科技进步,提高民众可持续发展意识
③提高人口布局集中度,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④合理布局相关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3-10-07更新 | 19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自然资源的利用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主要基础。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阶段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生产力水平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
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简单中等多样化
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1.表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方式和效率产生了变化,其根本原因是(   
A.人口数量的增大B.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C.资源的不断变化D.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2.关于农业文明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最强
B.土地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C.在采猎文明阶段,人地矛盾最突出
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提高
2020-03-25更新 | 22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即省会城市的GDP占全省比重,是衡量省会城市规模变化的重要指标。下表为2019~2021年省会城市GDP和经济首位度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2019~2021年省会城市GDP和经济首位度统计

省会2021年GDP(亿元)2021年首位度2019年首位度
长春7103.1253.67%50.35%
广州28231.9722.70%21.95%
南京16355.3214.06%14.08%
哈尔滨5351.735.97%38.56%
1.下列省份从2019年至2021年城市经济发展较为均衡的是(     
A.吉林B.广东C.江苏D.黑龙江
2.长春市首位度的变化特征反映(     
A.经济结构优化B.城市规模扩大C.资源虹吸减弱D.人口外流加剧
2023-04-27更新 | 1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