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荒漠化的原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4 题号:15108371

河西走廊地区的沙丘地貌以流动沙丘为主(下图),其东西部之间在沙丘地貌演化上的差异,受控于区域尺度的主导风系。当地沙丘往往沿着干河床断续分布或散布于绿洲边缘。在全球性和区域性增温背景下,河西走廊地区沙尘暴事件的发生频率没有像全球沙尘暴一样增加,反而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组合中地理位置与当地主导风向搭配正确的是(     
①河西走廊东北侧——东北风   ②河西走廊东北侧—一西北风
③河西走廊西北侧——西北风   ④河西走廊西北侧—一东北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从沙源角度,河西走廊绿洲边缘流动沙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绿洲内部固定灌丛沙堆植被被破坏B.砾质戈壁及风蚀地提供了丰富沙源
C.废弃的沙质干河床受风力吹扬起沙D.黄土高原土壤受风力作用吹拂至此
3.全球变暖背景下,河西走廊沙尘暴发生频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①湿度增大,沙面粘滞性增强   ②降水减少,地表补给水源减少
③气温升高,地表蒸发量增大   ④风速减小,沙尘释放动力减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属于我国丘陵山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故称为“红色荒漠”。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过度放牧B.开山取石
C.滥伐森林D.环境污染
2.上述情况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是(  )
A.使环境更不稳定,更易引发自然灾害B.产生新的环境,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
C.使环境更稳定,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D.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2018-02-10更新 | 1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为某干旱半干旱地区等高线及等地下水位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有关数字内容判读正确的是(     
A.甲地地下水埋藏深度在10m~40m之间B.乙地的海拔高程在30m~40m之间
C.丙地与丁地的海拔高度可能相同D.图示区域最大相对高度接近150m
2.地下水与地表水流动方向相反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该区域最可能出现盐碱化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021-05-08更新 | 5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被之一,属优等牧草。其生长特性是从内向外分蘖,逐步向外扩大占据空间,株丛中央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增大,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因此其丛幅的大小变化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  )
A.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
B.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C.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D.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
2.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B.过度开垦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
2020-04-14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