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 喀斯特地貌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6 题号:15179539

天坑也称为喀斯特漏斗,是指发育在碳酸盐岩地区的一种周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可达数百米的凹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坑属于(     
A.风积地貌B.海岸地貌C.流水侵蚀地貌D.流水堆积地貌
2.下列地貌与天坑不同的是(     
A.新月形沙丘B.云南石林C.四川黄龙钙华池D.广西桂林峰林
【知识点】 喀斯特地貌 风成地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新西兰西北部的怀托摩小城,分布着大量钟乳石溶洞,溶洞里聚居数量巨大的洞穴萤火虫,如下图所示。萤火虫借“荧光陷阱”捕食,但是遇到强光和噪音,萤火虫就会“关灯”,回归黑暗寂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萤火虫溶洞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温和多雨B.寒冷湿润C.炎热干燥D.寒冷干燥
2.关于萤火虫溶洞及景观形成过程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形成石灰岩
②许多穴居昆虫在洞内生长繁殖
③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溶洞钟乳石
④内力作用使岩层上升出露海面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④③②
3.为维持洞内原貌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A.游览小船使用绳索拉动B.允许游客用闪光灯摄影
C.增加游览项目吸引客源D.播放音乐营造艺术氛围
2022-05-07更新 | 71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在我国广西某村落,有个延续了几百年的习俗叫“赶水潭”,指的是每年某个时间,村民们用木棍搅动、敲打水潭,使水潭底部泥沙受到震动后变得疏松,逐渐下泄至暗河,原本堵塞的裂隙被疏通。下图为“水潭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赶水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习俗B.旅游推广C.水涝灾害D.用水需要
2.“赶水潭”的时间最有可能出现在(     
A.元宵节前后B.端午节前后C.中秋节前后D.重阳节前后
2023-05-11更新 | 9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贵州的喀斯特地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形成了各种地貌,如石芽、石沟、石林、峰林、落水洞、喀斯特洼地、溶洞和地下河等。喀斯特地貌直接导致了不同类型径流的形成。下图示意喀斯特径流的形成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喀斯特径流形成的先后过程是(     
A.快速喀斯特径流—直接喀斯特径流—喀斯特地下径流
B.直接喀斯特径流—喀斯特地下径流—快速喀斯特径流
C.直接喀斯特径流—快速喀斯特径流—喀斯特地下径流
D.快速喀斯特径流—喀斯特地下径流—直接喀斯特径流
2.影响喀斯特地貌中地下河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震活动B.洪水冲刷C.风化侵蚀D.溶蚀作用
3.推断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区(     
A.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系统稳定B.土壤贫瘠,雨林植被繁多
C.自然景观独特,旅游价值高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紧缺
2024-01-15更新 | 2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