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相互联系的水体 >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0 题号:15185719

景泰地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年均降水量180毫米,平均蒸发量3300毫米,地下水埋藏深度在100米以下,水质差,含盐量高。20世纪60年代末通过引水发展灌溉农业,建立了景泰川灌区,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于20世纪90年代被迫弃耕。近年,当地通过开挖池塘、汇水养殖鱼虾,并抬土造田,使大部分弃耕地得以重新耕作。下图示意景泰川灌区位置及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景泰川灌区发展灌溉农业的水源主要来自(     
A.地下水B.冰川融水C.黄河水D.大气降水
2.景泰川灌区弃耕是因为(     
A.水土流失严重B.沙漠化严重C.次生盐碱化D.地下水位下降
3.以下地区的“抬土造田”与景泰川灌区“抬土造田”原因最相似的是(     
A.珠江三角洲B.黄淮平原C.长江三角洲D.青藏高原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河南的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建筑物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是以防洪、减淤为主的综合性工程。自2002年开始,小浪底水库已实施了14次汛前调水调沙,即赶在大量降水汇聚成径流到达水库之前放水冲沙,防止泥沙的淤积,也为防洪做好准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浪底一年一度的汛前调水调沙时间一般是(  )
A.12月中旬—1月初B.4月中旬—5月初C.6月中旬—7月初  D.7月中旬—8月初
2.大坝在蓄水营运期间形态和位置会发生细微变化,监测这一过程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GPSB.GISC.RSD.VR
2017-12-30更新 | 2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甲表示北京市城市与郊外的水循环相关数据,图乙表示北京城不同历史时期雨洪径流变化状态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最能反映最早历史时期北京城市雨洪径流变化状态的数码及XY的含义分别是
A.①和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B.②和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C.③和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D.④和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2.从水循环角度看,北京采取的应对措施及给市中心带来影响正确的是
A.从郊区调入地表水到市中心——径流总量减少
B.适当扩大市区的绿地面积——地下水位下降
C.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绿地面积——蒸发量和下渗量增加
D.减少建筑物的密度,控制城市发展规模——降水量增加
2018-03-21更新 | 22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泾渭分明”景观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相汇河水的颜色差异大;二是相汇河水的流速相近。甘竹滩是江心洲,位于西江和甘竹溪的分流口,上世纪70年代初,当地政府在甘竹滩口截流,开挖人工河道,建设水电站,北侧为一期工程,南侧为二期工程(下图)。二期工程建设后,在甘竹滩下游形成“泾渭分明”景观(北部水体呈绿色,南部水体呈棕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南侧呈棕色相比,甘竹滩北侧河流呈绿色的原因是(     
A.流速慢B.流量大C.含沙量大D.结冰期长
2.二期大坝建成后,甘竹滩“泾渭分明”现象明显的月份是(     
A.1月B.3月C.5月D.10月
2022-02-23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