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2 题号:15198644

“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     
A.沙漠广布B.河湖众多C.全年气候干旱D.森林覆盖率低
2.“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     
A.抵御夏季的雨水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C.夏季隔热,冬季保温D.防御冬季的风沙
3.饱经战乱的叙利亚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国家,目前已开始重建工作,中叙合作将进入新阶段。下列最不可能属于我国与叙利亚重点合作领域的是(     
A.基础设施建设B.能源合作领域C.海港建设项目D.人工智能领域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效应加强③气候变暖
B.①气候变暖②温室效应减弱③气候变冷
C.①气候变冷②温室效应加强③气候变暖
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效应减弱③气候变冷
2.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
C.综合性特征D.差异性特征
2020-09-27更新 | 38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甲烷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内陆水体是甲烷的重要排放源。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分解能产生大量的甲烷,藻类残骸为甲烷释放的重要源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库区水文形势改变,入库支流向大气释放的甲烷增加。研究表明,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导致的水体分层现象越明显,表层浮游生物的生长条件越好。完成下面小题。

1.三峡库区蓄水后,入库支流甲烷排放量增加,主要是因为支流(     
A.水量变小B.水温变高C.流速变慢D.含沙量变大
2.从水体分层角度分析,三峡库区水体甲烷排放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4-02-13更新 | 7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是重要的基础科学前沿,暗物质探测需要在极深的地下、近零宇宙射线条件下进行。我国某水库有两个库区,中间建有隧道相连(隧道两侧高差310米),科学家在隧道中间位置建成暗物质探测实验室。下图示意暗物质探测实验室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室选址库区隧道中间位置的主要原因是(     
A.利用库区水体B.便于接收宇宙辐射C.减少开挖工程量D.利用水电开展实验
2.该水库上下游两个库区借助引水隧道发电的优势是(     
A.增加开发规模B.增大水位落差C.降低建设成本D.便于统一管理
2024-04-26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