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 世界城镇化进程三阶段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1 题号:15202836

下图示意某区域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该区域城市化的特点是(     
A.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发展速度快,城市环境污染加重
C.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地域扩展不明显D.发展速度慢,城市中心人口外流
2.关于该区域就业比重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的城市化进程与第二产业无关B.第二产业的新增就业人口超过第三产业
C.工业发展停滞,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D.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
3.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以下途径最合适的是(     
A.加大能源开发,大力发展高耗能企业B.加大开垦力度,增加第一产业就业人数
C.增加科技投入,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增加工业就业,均衡三大产业就业比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表为1982年和2018年中国的人口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2年前后,中国城镇化处于(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2.判断1982~2018年中国(   
A.劳动力数量减少B.农村人口比重减少
C.自然增长率增加D.人口总数增长缓慢
2020-06-16更新 | 4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夜间经济”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名词,指发生在18:00到次日清晨6:00,以当地居民、工作人群及游客为消费主体,以购物、餐饮、旅游、娱乐、文化、影视、健身、休闲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目前,我国“夜间经济”在空间上具有围绕城市商务中心、自然或文化遗产、城市中心“边缘地带”分布的规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70年代英国城市中心区的夜晚“空巢”现象出现于(     
A.郊区城市化阶段B.逆城市化阶段C.再城市化阶段D.大城市化阶段
2.受气候影响,我国传统的购物、餐饮等夜间消费活动比较旺盛的季节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目前我国倡导发展“夜间经济”,有助于(     
①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②降低设施利用率,缓解交通压力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④增加中心区人口数量,阻止流向郊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1-07-21更新 | 30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     
A.亚洲、非洲的城市化起步时间晚
B.亚洲、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
C.城市化水平与速度成正相关
D.北美洲城市人口数量多
2.城市化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①出现“热岛”现象②土地质量下降③生物多样性增多④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1-06-15更新 | 9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