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26 题号:15323780

山东潍坊前阙庄村推行“云种菜”模式,即通过网上认苗、实地托管等方式,将蔬菜卖向全国。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我们每一棵苗种植前就‘名花有主’了,苗主们可以通过5G网络清晰的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我们不光销售产品,还把整个的生产过程作为一种.商品也销售出去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云种菜”模式的兴起,主要依托于(     
A.人们对绿色产品需求的提升B.农业管理能力的加强
C.物流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D.农业种植技术的进步
2.“云种菜”模式显著降低了蔬菜的(     
A.种植成本B.物流成本C.营销成本D.管理成本
3.山东省推广“云种菜”模式,可以(     
A.实现贫困县全面脱贫B.加大质量监管的力度
C.减少政府资金的投入D.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022·新疆乌鲁木齐·一模 查看更多[1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2018年4月8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海南南繁育种基地发布消息称,该基地从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挑选出了176份优良品种,将在今年首次全国大规模试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水稻试种基地最不可能选择(     
A.珠江三角洲地区B.青岛城阳滨海盐碱地
C.东营黄河三角洲地区D.新疆干旱半干旱地区
2.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海南设立南繁育种基地,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
2023-01-07更新 | 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荷兰在鹿特丹港附近海域建造了世界首个漂浮的“漂浮农场”,吃水深度约1.5米,有走廊与陆地连接。该“漂浮农场”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顶部装有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其他四面为透明玻璃墙。上层为奶牛放养区,下层有牧草区(通过无土栽培及LED照明控温种植)、牛奶生产区、牛排泄物处理区等。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该“漂浮农场”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A.海域水深B.科技水平
C.气候条件D.市场需求
2.“漂浮农场”设施的推广有利于荷兰
A.节省劳动力B.保护海洋环境
C.缓解土地紧张D.应对全球变暖
3.与天然牧场相比,“漂浮农场”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A.生产成本较低B.受自然环境制约小
C.产品质量优良D.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2019-07-24更新 | 4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投票通过中国云南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完成下面小题。
1.将山坡地改造成梯田主要是为了(  )
A.调节大气湿度B.保持土壤肥力
C.增加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
2.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的是(  )
A.提高粮食的商品率B.加大种植业的发展力度
C.不断鼓励青壮年外出务工D.做好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
2019-08-30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