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相互联系的水体 >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1673 题号:15417302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某火山口湖阶段性受到岩浆活动影响,当岩浆活动活跃时,火山蒸汽成为湖泊的重要补给水源,且岩浆中含有氯离子。下图示意1965年以来该火山口湖相对水位的变化(以1971年的水位1152.2米为基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段湖水冬季结冰的时间大约为(     
A.10年B.15年C.25年D.30年
2.从阶段Ⅰ到阶段Ⅱ,变化较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B.蒸发C.地表径流D.下渗
3.推测三个阶段湖水氯化物含量(     
A.上升—下降—上升B.上升—稳定—上升
C.下降—稳定—下降D.下降—上升—下降
2022·福建·一模 查看更多[1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1】德令哈山前洪积扇平原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北部,北倚祁连山脉,由北向南倾斜,洪积扇顶端附近为德令哈市。扇体前缘(最低点海拔2 820 m)是当地聚落和农业的主要分布区,也是大量涌泉出露区。该山前平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82.3 mm,其地下水水位一般每年4月开始上升,7月开始下降。影响该地区地下水水位变化的河流主要有巴音河及白水河,河水由山区进入盆地,在下游河道中忽而表流,忽而潜流。21世纪以来,随着气候变暖,该山前平原前缘的地下水水位不断上升,造成严重的灾害,甚至威胁到当地居民的安全。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研究发现,该地区降水量自2001年起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夏季风势力加强B.地势加强了地形雨
C.蒸发导致水汽增加D.冷空气势力减弱
2.6月,威胁山前平原前缘农耕区的主要灾害是(     
A.盐碱化B.涝灾C.泥石流D.旱灾
3.巴音河河段为干涸河床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气温高,蒸发旺盛B.该河段降水稀少
C.该河段工农业消耗水量大D.沉积物颗粒大,地表水下渗严重
2020-06-15更新 | 51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2】勒拿河发源于西伯利亚中南部,注入北冰洋,流域在53°N-73°N,105°E-130°E。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勒拿河流域气温、降水量和径流量呈现出明显变化趋势。下图示意勒拿河河口附近某水文站多年观测数据的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多年月均增量是指某年月均值与多年同月月均值的比较。

1.下列关于勒拿河河口附近区域气温变化特点与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季节变化小;降水夏季多,冬季少B.气温季节变化小;降水夏季少,冬季多
C.气温季节变化大;降水夏季多,冬季少D.气温季节变化大;降水夏季少,冬季多
2.推断勒拿河主要补给类型是(     
A.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地下水
C.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D.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
3.[新角度]勒拿河河口附近区域6月多年平均径流量增量为负值的原因是(     
①6月多年月均降水量增量为负值,降水补给量少②6月前多年月均气温增量为正值,融化量增大
③6月多年月均气温增量为正值,流域蒸发增强④6月积雪量与多年平均相比减少,融化量增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10-15更新 | 19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区分布着众多面积大小不一的小型、中型和大型湖泊。1986-2017年该区湖泊主要受原煤开采(露天开采)、农业放牧与灌溉的影响,呈现不断萎缩态势。下图示意1986年呼伦贝尔市湖泊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流沿岸湖泊主要的形成原因是(     
A.风化侵蚀B.流水侵蚀C.地壳垂直抬升D.地表水平张裂
2.推测1986-2017年湖泊萎缩较多的河流流域是(     
A.伊敏河流域B.海拉尔河流域C.克鲁伦河流域D.乌尔逊河流域
3.煤炭开采引发的各地理要素变化中与湖泊萎缩关联性最大的是(     
A.蒸发B.地下水C.地形D.植被
2022-06-16更新 | 8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