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154657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降水丰富的广西西北部百色市有一个常年被厚重的白雾所笼罩的天坑一白洞天坑(左图)。白洞天坑的坑口长和宽分别达220米和160米,最深的地方达312米。天坑底部生长着大量的植被,是人迹罕至的自然之地。

材料二:在白洞天坑以东距离不到五百米的地方,还有一个会冒气的山洞。山洞就像人呼吸一样,冬季时呼气呼出的白气(水汽)直上云霄;夏季时吸气,靠近的物体可能被拽入洞中。冒气洞洞口很窄,洞口直径仅7~8米,但洞内十分宽敞洞内气温常年保持在18℃左右、奔腾流淌的地下暗河将它和白洞天坑相连(右图)。



(1)分析白洞天坑常年被白雾笼罩的原因。
(2)分析白洞天坑底部生长着大量植被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猴面包树,是喜温耐旱的热带树种。适宜生长地区年平均气温20~30℃,年平均降水量300~800毫米。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在降水较多的季节,可以贮存大量水,旱季来临则迅速脱光身上的叶子。其树叶及果实富含维生素C、糖、酒石酸钾和钙。树干木质柔软,海绵状,能储备大量的水。果实、叶子和树皮都能入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图1是“沿0°经线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是“非洲区域及猴面包树景观图”。


   

材料二:世界上有八种猴面包树,马达加斯加的猴面包树种类最全,而在马达加斯加的穆龙达瓦地区也是为数不多可以看到成片猴面包树林的地方(图3),猴面包树也成为了当地人的一种图腾崇拜。


   

材料三:猴面包树很少人工种植,并未广泛栽培。中国1963年从西非引进猴面包树的现种植于华南植物园园林树木区,并未大规模种植。


(1)指出图1所示的北半球季节,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图2中在甲地拍摄到的猴面包树景观图①②,哪张符合图1所示季节,说出该地此季节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分析马达加斯加穆隆达瓦地区有成片猴面包树分布的原因。
(4)分析中国引种猴面包树后并未能大规模种植的原因。
2023-10-20更新 | 16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的哈拉湖是青海省第二大湖泊,目前湖面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湖区人烟稀少,位于西风带,全年盛行高空西风,冬春多大风,湖北岸和东岸可见到沙堆或新月形沙丘。共有二十多条河流从四周注入H湖,使之形成一个独立的内陆水系。湖中有鸥、野鸭和鱼类等。


(1)简述哈拉湖流域河流水文特征。
(2)判断哈拉湖主要补给水源是来自南侧河流还是北侧河流并分析原因。
(3)简述哈拉湖水量减少对湖泊及周边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1-09-29更新 | 8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作为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耐旱、抗盐能力强。棉田间作已成为以提高棉田经济效益和土壤改良为目的的耕作技术体系。新疆“稻—棉间作”耕作模式采用育苗移栽技术、膜下滴灌施肥技术,在改良土质的同时打破沙漠化、盐渍化造成贫困这一恶性循环,加快农户脱贫致富。下图示意新疆稻—棉间作模型。



(1)指出新疆“稻—棉间作”所栽种水稻的生长习性。
(2)分析“稻—棉间作”耕作模式所采用生产技术的作用。
(3)简述针对盐碱地改良政府职能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
2023-12-15更新 | 3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