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3 题号:15485373

春季包括3、4、5三个月,是东北松嫩平原一年中土壤湿度最高的季节。4月中旬,松嫩平原日最高气温接近0℃。下图示意2015~2021年松嫩平原3月份和5月份土壤湿度(固态水计算在内)年际变化。土壤水冻结期间,土壤湿度保持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松嫩平原5月份土壤湿度大于3月份的原因是(     
A.土壤水体解冻B.地表积雪融化C.夏季风带来降水D.冰雪层抑制蒸发
2.气候变暖对松嫩平原5月份土壤湿度影响较大,因为气候变暖能引起(     
A.热季雨量增加B.热季雨量减少C.冷季雪量增加D.冷季雪量减少
3.2019年松嫩平原3月份土壤湿度偏高,表明松嫩平原(     
A.2018年秋雨偏多B.2018年冬雪偏多C.2019年春雨偏多D.2019年春雪偏多
2022·江西抚州·一模 查看更多[8]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呈现较弱增温或变冷的趋势,称为全球变暖“停滞”。1998~2012年,全球变暖“停滞”明显。科学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并没有真正停滞,而是能量的储存和再分配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能量转移至海洋中。其中,太阳活动、信风、海陆热力差异、人类活动等是影响全球变暖“停滞”的重要因素。下图为1980~2014年全球不同深度海洋累积的能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98~2012年期间,海洋(     
A.能量主要储存在300~700mB.不同深度储存的能量逐年上升
C.能量储存最不稳定的是2000m~海底D.能量储存量变化最大的是0~300m
2.下述现象最可能引起全球变暖“停滞”的是(     
A.太平洋信风增强B.森林大面积增加
C.频繁的火山喷发D.大气中CO2浓度上升
3.导致全球变暖“停滞”最明显的区域和季节是(     
A.北半球夏季B.南半球夏季
C.北半球冬季D.南半球冬季
2023-12-21更新 | 1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生物量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所含生物个体的总重量。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气候变暖,7~8月降水减少,高寒草地植被生长格局受到影响,但是气候变化对一年中整体的生物量没有太大影响。据此完成问题。

1.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
A.生长速度变慢B.最适生长期提前
C.消耗水分减少D.夏季生物量增加
2.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秋季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表温度B.光照时间C.昼夜温差D.土壤水分
2020-06-10更新 | 35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2020年8月24日,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提供了中国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监测信息,科学客观地反映了气候系统变化的新状态。年平均温度距平指某年平均温度与总平均温度的差值,下图示意1850-2025年全球平均温度距平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反映了全球平均温度(     
A.呈持续下降趋势B.呈持续上升趋势C.呈波动上升趋势D.呈先升后降趋势
2.图示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     
A.高山的雪线、林线均下降B.极端高温事件明显增多
C.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性增强D.台风平均强度减小
2023-10-18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