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9 题号:1548537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入海口陆海作用强烈,海岸线变迁明显。下图为黄河入海口海岸线变迁略图。甲处曾经有黄河岔流入海,1970年因改道而消失。



(1)分析1970年后甲处海域附近海岸线后退的原因。
(2)说明防止甲处海域附近海岸线继续后退的有效措施。
2022·江西抚州·一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色东普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全域冰川极为发育、冻融风化强烈。沟城内支沟发育,中下游主沟道狭窄。自2014年以来,色东普沟流域发生过8次碎屑流,其中4次出现大规模堵江事件。2018年10月17日,色东普沟再次发生崩塌滑坡—碎屑流,大量松散物质冲入雅鲁藏布江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下左图示意色东谱沟地理位置,下右图示意色东普沟2018年10月12—17日降水量变化。



(1)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该地碎屑流多发的物质来源和水动力条件。
(2)分析色东普沟10月12—17日的降水对崩塌滑坡—碎屑流形成的影响。
2022-01-03更新 | 57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其中又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我国黄土面积的72.4%,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 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貌特点及成因图


材料三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简析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2)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影响。
(4)陕西省革命圣地延安外城建设需要“削山、填沟、造地”。列举这种建城方式可能给新城市带来的自然环境问题。
2024-01-17更新 | 8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8月,中国丹霞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列其中的广东丹霞山主要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丹霞地貌的海拔大多为300400米,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山顶与山麓的植被差异明显。下图为广东丹霞地貌区小尺度植被分异结构图。



(1)描述图示地貌景观的主要特征。____
(2)砂砾岩属于典型的沉积岩,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____构造,塑造广东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
(3)根据图中山体不同部位的植被类型,推测山顶植被的生长环境。____
2024-03-05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